河东狮子
拼音
hé dōng shī zi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hé的字 拼音为dōng的字 拼音为shī的字 拼音为zi的字 拼音为he的字 拼音为dong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zi的字基础解释
旧指妒悍的妇女。详细解释
- 【解释】:旧指妒悍的妇女。
- 【出自】:明·梅鼎祚《玉合记·砥节》:“吼动河东狮子,惊回海底鸥儿。”
- 【示例】:倘入侯门,~,虽不逞威;三五小星,也须生妒。
◎《西湖佳话·西泠韵迹》
按字解释
河:水道的通称。
东: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
狮子:哺乳动物,雄的脖子上有长鬣,多产于非洲及印度西北部(通常称“狮子”;古亦作“师子”)。
词典解释
河东狮子-中华成语大词典河东狮子
【拼音】:hé dōng shī zi
解释
旧指妒悍的妇女。
出处
明·梅鼎祚《玉合记·砥节》:“吼动河东狮子,惊回海底鸥儿。”
示例
倘入侯门,~,虽不逞威;三五小星,也须生妒。 ★《西湖佳话·西泠韵迹》
近义词
河东狮子吼、河东狮吼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状语;借以讥讽惧内的人
河东狮子
【出典】 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宋·赵次公注:“河东狮子事,有王字达观,尝从先生游,为次公言,季常之妻柳氏悍妒,每季常设客,有声妓,柳氏则以杖击照壁,大呼,客皆为散去。”(见《百家注分类东坡诗》卷一○)
【释义】 苏轼在《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中写到陈氏惧内,言其妻大吼一声,能使其拄杖落地,茫然不知所措。后遂以“河东狮子”咏妒妇或悍妇。
【例句】 恨杀河东狮子,惊回海底鸥儿。(蒋捷《风入松·戏人去妾》3441)这里的“河东狮子”指妒妇、悍妇。作者戏人去妾,则知此人之妻必不能容妾,故被认为是“河东狮子”。
出处
明·梅鼎祚《玉合记·砥节》:“吼动河东狮子,惊回海底鸥儿。”引证
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西泠韵迹》:倘入侯门,河东狮子,虽不逞威;三五小星,也须生妒。
明-冯梦龙--《情史·一四·情仇类·驿亭女子》:(女子)年方及笄,嫁于燕客……事腹负之将军,加以河东狮子,日吼数声。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牝鸡司晨,比如人之主事;河东狮吼,讥男子之畏妻。
明-冯梦龙--《情史·一四·情仇类·驿亭女子》:(女子)年方及笄,嫁于燕客......事腹负之将军,加以河东狮子,日吼数声。
明-梅鼎祚--《玉合记·砥节》:吼动河东狮子,惊回海底鸥儿。
故事
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西泠韵迹》:倘入侯门,河东狮子,虽不逞威;三五小星,也须生妒。
明-冯梦龙--《情史·一四·情仇类·驿亭女子》:(女子)年方及笄,嫁于燕客……事腹负之将军,加以河东狮子,日吼数声。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牝鸡司晨,比如人之主事;河东狮吼,讥男子之畏妻。
明-冯梦龙--《情史·一四·情仇类·驿亭女子》:(女子)年方及笄,嫁于燕客......事腹负之将军,加以河东狮子,日吼数声。
明-梅鼎祚--《玉合记·砥节》:吼动河东狮子,惊回海底鸥儿。
造句
hé dōng shī zi
1、倘入侯门,河东狮子,虽不逞威;三五小星,也须生妒。 ◎《西湖佳话·西泠韵迹》
接龙
子继父业 业精于勤 勤能补拙 拙眼讥评 评头品足 足不出户 户枢不蠹 蠹啄剖梁柱 柱石之臣 臣心如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hé dōng shī zi
1、[河东狮吼]hé dōng shī hǒu
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2、[河东狮子吼]hé dōng shī zi hǒu
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