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正
拼音
qiú zhè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qiú的字 拼音为zhèng的字 拼音为qiu的字 拼音为zheng的字基础解释
1.寻求正道。《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説,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乱国之君,乱家之人,此其诚心,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 2.请求指正。明 宋濂《佛日普照慧辨禅师塔铭》:“予慕师之道甚久,近获沉手 护龙河 上,相与谈玄,因出《賸语》一编求正。”明 李贽《答耿司寇》:“龙溪先生 年至九十,自二十岁为学,又得明师,所探讨者尽天下书,所求正者尽四方人。”侯外庐《<船山学案>自序》:“作者把 船山 学术从《中国近代思想史》中抽出来先行发表,以求正于大雅君子。”详细解释
寻求正道。
《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説,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乱国之君,乱家之人,此其诚心,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
请求指正。
明 宋濂 《佛日普照慧辨禅师塔铭》:“予慕师之道甚久,近获沉手 护龙河 上,相与谈玄,因出《賸语》一编求正。” 明 李贽 《答耿司寇》:“ 龙溪先生 年至九十,自二十岁为学,又得明师,所探讨者尽天下书,所求正者尽四方人。” 侯外庐 《<船山学案>自序》:“作者把 船山 学术从《中国近代思想史》中抽出来先行发表,以求正于大雅君子。”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求正-汉语大词典求正1.寻求正道。
●《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乱国之君,乱家之人,此其诚心,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
2.请求指正。
●明宋濂《佛日普照慧辨禅师塔铭》:“予慕师之道甚久,近获沈手护龙河上,相与谈玄,因出《剩语》一编求正。”
●明李贽《答耿司寇》:“龙溪先生年至九十,自二十岁为学,又得明师,所探讨者尽天下书,所求正者尽四方人。”
●侯外庐《<船山学案>自序》:“作者把船山学术从《中国近代思想史》中抽出来先行发表,以求正于大雅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