毬
拼音
qiú笔顺
丿 一 一 乚 一 亅 丶 ㇀ 丿 丶 丶同音字
拼音为qiú的字 拼音为qiu的字基础解释
同“球”。详细解释
鞠丸,皮丸 。古代充填毛的皮球。
如:毬头(毬队主要队员)
泛指球形物 。
如:毬灯(有球形灯罩的灯);毬路(球形纹路)
〈方〉∶男性生殖器
回头客人来了炒不出菜来,我管个毬。——欧阳山《高干大》
击球 。
如:毬杖(古时击毬棒);毬场(击毬场地)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毬-中華語文大辭典毬球ㄑ丨ㄡˊqiú古代遊戲器具,圓形立體,皮革製成,裡面用毛填實,用腳踢或用杖擊打。[例]蹴~|走馬擊~。
毬-辞源3【毬】11画 2371·9 qiú ㄑㄧㄡˊ 巨鳩切,平,尤韻,羣。今通寫作“球”。㊀也稱蹴毬。古代球類競技用具,以皮爲之,中實以毛,足踏或杖擊爲戲。唐釋 慧琳 一切經音義十三 大寶積經四一“如毬”:“渠尤反。字書:皮丸也,或步或騎,以杖擊而爭之爲戲也。”白居易 長慶集五六 洛橋寒日作詩:“蹴毬塵不起,潑火雨新晴。”參見“蹴鞠”。㊁泛指圓形的物體。唐 姚合 姚少監集六 對月詩:“一片黑雲何處起,皂羅籠却水精毬。”宋 寇宗奭 本草衍義十五 石南葉:“花甚細碎,每一苞約彈許大,成一毬。一花六葉,一朶有七八毬。”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qiú
1、[毬楼]qiú lóu
1.古代雕有花纹图案的窗门。因其上多有球形纹路格眼,故称。又写作虬镂、虬楼、求楼。 2.借称竹筐上的格眼。
2、[飞毬]fēi qiú
1.抛在空中的彩球。 2.指水灯。
3、[毬衣]qiú yī
古代玩毬戏时所穿服装。
4、[香毬]xiāng qiú
1.金属制的镂空圆球。内安一能转动的金属碗,无论球体如何转动,碗口均向上,焚香于碗中,香烟由镂空处溢出。 2.用香料制成供抛掷玩弄的球。
5、[毬式]qiú shì
见“毬势”。
6、[毬猎]qiú liè
蹴鞠和狩猎。唐 雍陶《少年行》:“不倚军功有侠名,可怜毬猎少年情。”《新唐书·宦者传上·仇士良》:“日以毬猎声色蛊其心。”
7、[蹑毬]niè qiú
踩球。一种杂技。
8、[踢毬]tī qiú
见“踢球”。
9、[打毬]dǎ qiú
1.我国古代军中用以练武的一种马上打球游戏。亦有徒步打球的。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打毬》:“开元、天宝 中,玄宗 数御楼观打毬为事。能者左縈右拂,盘旋宛转,殊可观。然马或奔逸,时致伤毙。”《宋史·礼志二四》:“打毬,本军中戏,太宗 令有司详定其仪。三月,会踘 大明殿,有司除地,竖木东西为毬门……左右分朋主之,以承旨二人守门。” 2.即蹴鞠。古代的一种踢球游戏。南朝 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打毬、鞦韆、施鉤之戏。”前蜀 花蕊夫人《宫词》之一四六:“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毬。”元 石德玉《紫云庭》第三折:“不争这廝提起那打毬诈柳,写字吟诗,弹琴擘阮,攧竹分茶,教我兜地皮痛,乍地心酸。”
10、[滚毬]gǔn qiú
一种取暖的香炉。内有机关,能转动,故名。明 周祈《名义考·物四,银囊滚毬》:“银囊,帐中炉也;滚毬,被中炉也……《西京杂记》:‘长安 巧匠 丁缓 作被中香炉,为机圜转之,其运四周,炉体常平。’赵德麟 曰:‘今谓之滚毬。’银囊甚新,滚毬殊不文。曩予名之曰金鞠,与银囊正作对也。”
11、[彩毬]cǎi qiú
1.以彩绸锦缎等制成的球。 2.指古代蹴毬之戏用的彩球。 3.指古代抛球择婿所用的彩球。
12、[毬灯]qiú dēng
一种灯罩如球形的灯。宋 吴自牧《梦粱录·夜市》:“﹝ 杭城 大街﹞春冬扑卖玉栅小毬灯、奇巧玉栅屏风棒灯。”明 王世贞《正德宫词》之九:“夜半毬灯出 未央,俄传鞞鐸向 平阳。”
13、[跷毬]qiāo qiú
宋 代单毬门蹴鞠比赛中队员职责称谓之一。专司挟住同伴踢来的毬,并向毬头供毬打门。也称骁色、色挟。
14、[毬事]qiú shì
见“毬势”。
15、[毬势]qiú shì
亦作“毬式”。亦作“毬事”。方言。谓事情完结;完了。欧阳山《高干大》第一章:“再要这样子下去,合作社就要毬式了。”《陕北民歌·信天游》:“年轻人看着年轻的好,白胡子老汉毬势了。”《解放日报》1945.7.2:“我们向群众解释,全边区半个年成已经跌下了,麦子已经毬事。”
16、[松毬]sōng qiú
见“松球”。
17、[蹴毬]cù qiú
亦作“蹵毬”。唐 代以来的一种类似足球的运动。为 战国 时代以来流行的“蹴鞠”运动之演变,已使用充气球,并有了类似现代足球赛的球门。唐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蹴毬尘不起,泼火雨新晴。”《文献通考·乐二十》:“蹵毬盖始於 唐,植两脩竹,高数丈,络网於上,为门以度毬。毬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否。岂非蹵鞠之变歟?”明 汤显祖《送臧晋叔谪归湖上》诗:“深灯夜雨宜残局,浅草春风恣蹴毬。”参见“蹴鞠”。
18、[雪毬]xuě qiú
1.杨花。杨花色白,团状,故称。 2.绣球花的别名。
19、[毬鱼]qiú yú
一种圆形的海鱼。
20、[毬马]qiú mǎ
1.犹裘马。谓衣轻裘,乘肥马。形容生活豪华。 2.击毬和骑马。
21、[画毬]huà qiú
彩球。古代一种体育用具,供马球运动或其他球类游戏之用。
22、[毬头]qiú tóu
南宋 宫廷击毬表演中,对毬队里主要队员的称谓。
23、[村毬]cūn qiú
指古代民间球赛所用的球。唐 薛能《寒食有怀》诗:“村毬高过索,坟树緑如花。”参阅《文献通考·乐考二十》。
24、[击毬]jī qiú
踢球。
25、[星毬]xīng qiú
1.亦作“星球”。荔枝品种之一。宋 张元干《诉衷情》词:“星毬何在,鹤顶长丹,谁寄南风?”宋 陆游《莆阳饷荔子》诗:“星球皱玉虽奇品,终忆 戎州 緑荔枝。” 2.绣球灯。明 陈大声《春词》:“盃深劝,歌慢演,星毬高转舞腰旋。”清 陈维崧《春从天上来·壬子元夕》词:“回思春桥夜市,对盏盏星毬、扇扇银屏。”
26、[仙毬]xiān qiú
宋 代皇家的一种毬形大彩灯。
27、[毬寒]qiú hán
方言。形容晦气、倒楣、不成样子。
28、[毬场]qiú chǎng
古代进行击毬游戏的场地。军中的毬场,亦作屯兵、习武、集结之用。
29、[毬带]qiú dài
即毬路带。
30、[毬门]qiú mén
古代击毬游戏中,设置于毬场两端之门,为击毬的目标。
31、[趯毬]yuè qiú
即趯鞠。
32、[拖綉毬]tuō xiù qiú
见“拖绣毬”。
33、[掷绣毬]zhì xiù qiú
1.同“掷绣球”。 2.择婿出阁。古有以抛绣球中者为婿之俗,故云。
34、[抛毬乐]pāo qiú lè
1.原为五言六句,唐人抛球催酒时所唱,教坊因以名曲。后用为词牌名。单调三十字者始于刘禹锡,四十字者始于冯延巳,四十二字者见《云谣集杂曲子》无名氏词,皆平韵。至柳永以旧曲名创为新调,始有双调一百八十七字体,仄韵。 2.曲牌名。一名《綵楼春》。属北曲黄钟宫。字数与词牌不同。用在套曲中。
35、[毬状元]qiú zhuàng yuán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僖宗皇帝 好蹴踘、鬭鷄为乐,自以能於步打,谓俳优 石野猪 曰:‘朕若作步打进士,亦合得一状元。’”后因称 唐僖宗 为“毬状元”。
36、[踢气毬]tī qì qiú
见“踢气球”。
37、[水精毬]shuǐ jīng qiú
1.亦作“水晶毬”。 2.水晶制成的球。比喻圆滑之人。
38、[水晶毬]shuǐ jīng qiú
见“水精毬”。
39、[毬路带]qiú lù dài
宋 代大臣用的一种腰带。其上绣或织有球形花纹,束于袍服之外。
40、[踏毬戏]tà qiú xì
亦作“蹋毬戏”。古代杂技戏名。表演者踩蹬彩画大木球,使之来回走动,与今杂技节目“踩大球”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