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冠李下
拼音
zhèng guàn lǐ xià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èng的字 拼音为guàn的字 拼音为lǐ的字 拼音为xià的字 拼音为zheng的字 拼音为guan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拼音为xia的字基础解释
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详细解释
- 【解释】: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 【出自】:《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示例】: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既贻疵辱,方致徽绳。
◎《梁书·王僧孺传》
按字解释
正:不偏,不斜,使不歪斜。
冠:帽子。
李下:李子树下。谓嫌疑之地。
词典解释
正冠李下-中华成语大词典正冠李下
【拼音】:zhèng guàn lǐ xià
解释
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出处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示例
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既贻疵辱,方致徽绳。 ★《梁书·王僧孺传》
近义词
正冠纳履、整冠纳履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正冠李下ㄓㄥˋ ㄍㄨㄢ ㄌㄧˇ ㄒㄧㄚˋzhèng guān lǐ xià在李樹下不要整理帽子,可避免偷李的嫌疑。語本《樂府詩集.卷三二.相和歌辭七.無名氏.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後比喻引起他人疑猜。《梁書.卷三三.王僧孺傳》:「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正冠李下,既貽疵辱,方致徽繩。」
出处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引证
唐-姚察、姚思廉--《梁书·王僧孺传》: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正冠李下。既贻疵辱,方致徽绳,解箓收簪,且归初服。
故事
唐-姚察、姚思廉--《梁书·王僧孺传》: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正冠李下。既贻疵辱,方致徽绳,解箓收簪,且归初服。
造句
zhèng guàn lǐ xià
1、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正冠李下,既贻疵辱,方致徽绳。 ◎《梁书·王僧孺传》
接龙
下不为例 例行差事 事必躬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zhèng guàn lǐ xià
1、[正冠纳履]zhèng guàn nà lǚ
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2、[整冠纳履]zhěng guān nà lǚ
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