樢
拼音
niǎo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丿 丨 𠃍 一 一 一 𠃌 丶 丶 丶 丶同音字
拼音为niǎo的字 拼音为niao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茑”,一种小树,茎能攀缘在别的树上。”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樢-中華大字典1、樢讀音:莫卜切,音木,屋韻。釋文:鳥木。見《集韻》。
2、樢釋文:同蔦。見《集韻》。
3、蔦讀音:丁了切,音鳥,篠韻。多嘯切,音釣,嘯韻。釋文:寄生艸也。詩曰。~與女蘿。見《說文》。
〔按本草綱目。桑上寄生、一名寓木。亦名宛童。高者二三尺。其葉圓而微尖。厚而柔。面靑而光澤。背淡紫而有茸。鄭樵通志云。寄生有兩種。而其子皆相似。大者曰~。小者曰女蘿〕。
樢
(一)niǎo 《集韻》丁了切,上篠端。幽部。
同“蔦”。树上的一种寄生木。《説文·艸部》:“蔦,寄生也。樢,蔦或从木。”《費鳳别碑》:“兄弟與甥舅,樢與女蘿性。”
(二)mù 《集韻》莫卜切,入屋明。
(1)鸟名。或说即鹧鸪别名。《集韻·屋韻》:“樢,鳥名。”明方以智《物理小識·鳥獸類上·鷓鴣》:“鷓鴣,一名樢。”又“樢肉解金毒,中樢毒以薑解之。”
(2)日本国宫舍门外悬榜用的木柱。清黄遵憲《日本國志·禮俗志二·居處》:“於神社佛寺門外樹柱如兀,名曰鳥居。於宫舍外樹木以懸榜者曰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