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
拼音
mó fǎ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mó的字 拼音为fǎng的字 拼音为mo的字 拼音为fang的字基础解释
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小孩儿总爱~大人的动作。详细解释
亦作“橅倣”。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宋 欧阳修 《学书自成家说》:“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倣他人,谓之奴书。”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 谢灵运 《折杨柳行》:‘鬱鬱河边树,青青田野草。’此对起虽有模倣,而不失古调。” 清 刘逢源 《郭泰》诗:“如何下士相橅倣,只爱先生折角巾。”
同“ 模倣 ”。亦作“橅仿”。《渔洋诗话》卷上引 宋 姜夔 《白石诗话》:“一家之言,自有一家风味……橅仿者语虽似之,韵则亡矣。”《历代诗话·白石道人<诗说>》作“模倣”。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他什么事情都想模仿我,用我来做比。” 丁玲 《梦珂》二:“﹝ 梦珂 ﹞常常整天躲在房子里照着那些自己所爱的几张画模仿着。”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模仿-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摹仿
模仿-中華語文大辭典模仿模仿ㄇㄛˊ ㄈㄤˇmófǎnɡ依樣子做;仿效。也作「摹仿」(★今不用)、「模效」。[例]~字跡|~鳥叫|~表演秀。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mó fǎng
1、她喜欢模仿歌星唱歌,别说,还很有模有样。
2、学习并不等于模仿某种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
3、我爱模仿相声和电影里的滑稽动作,常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4、向每个人学习,但不要模仿任何人。
5、学习不是纯粹的模仿。
6、即使你很成功地模仿了一个有天才的人,你也缺乏他的独创精神。
7、在中国,创新就是率先模仿。
8、你的时间有限,所以最好别把它浪费在模仿别人这种事上。
9、鹦鹉能模仿人的声音,猴子能模仿人的动作。
10、我只想指出这么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就是生活模仿艺术的程度远胜过艺术模仿生活的程度。
11、妒忌是无用的,模仿他人无异于自杀。
12、他模仿小品演员赵本山的语言和动作,学得活灵活现。
13、小孩子总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
14、口技演员会模仿鸟的叫声。
15、模仿时要一板一眼,口形要正确。
16、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
17、他的对手经常模仿他的朝秦暮楚。
18、他用口技模仿火车开动的声音真是惟妙惟肖,让人叹服。
19、他的模仿动作引人发笑。
20、接下来的几年中出现了许多模仿者,但每一位都使黑日江河日下。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mó fǎng
1、[借鉴]jiè jiàn
跟别人的或另外的事相对照,以便从中学习或吸取经验教训。鉴:镜子。
2、[效仿]xiào fǎng
仿效;效法。
3、[效法]xiào fǎ
照着别人的做法去做;学习(别人的长处):~前贤。这种勇于承认错误的精神值得~。
4、[因袭]yīn xí
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模仿(别人):~陈规。
5、[仿效]fǎng xiào
模仿(别人的方法、式样等):艺术贵在创新,不能一味~别人。
6、[步武]bù wǔ
1.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指不远的距离:相去~。 2.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贤。
7、[师法]shī fǎ
1.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某人或某个流派)。 2.师徒相传的学问和技术。
8、[仿照]fǎng zhào
按照已有的方法或式样去做:~办理。~苏州园林风格修建花园。
9、[抄袭]chāo xí
1.照抄别人的作品、答案当作自己的。 2.不顾己方的客观情况,硬搬别人的经验、方法。 3.绕道从敌人后边或旁边突然进攻。
10、[模拟]mó nǐ
也作摹拟。模仿现成的样子。
11、[仿制]fǎng zhì
仿造:~品。
反义词
mó fǎng
1、[创新]chuàng xīn
1.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勇于~。要有~精神。 2.指创造性;新意:那是一座很有~的建筑物。
2、[创造]chuàng zào
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性。~新纪录。劳动人民是历史的~者。
3、[独创]dú chuàng
独自创造;独特地创造:~精神。~一格。
4、[首创]shǒu chuàng
最先创造;创始:这种产品在国内还是~。尊重科学家们的~精神。
5、[发明]fā míng
1.创造出从前没有 的事物或方法:指南针、火药、造纸和印刷术是由中国首先~的。 2.专利上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 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发明可以获得专利权。 3.说明;发挥: ~文义。
6、[原创]yuán chuàng
(作品等)最早创作;第一个创作:~歌曲。
7、[创作]chuàng zuò
1.指文学艺术作品的创造:~经验丰富。 2.指文艺作品:划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