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葫芦画瓢
拼音
zhào hú lu huà piá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ào的字 拼音为hú的字 拼音为lú的字 拼音为huà的字 拼音为piáo的字 拼音为zhao的字 拼音为hu的字 拼音为lu的字 拼音为hua的字 拼音为piao的字基础解释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详细解释
- 【解释】: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示例】:学习先进经验不能照葫芦画瓢。
按字解释
照:对比;比照。
葫芦:植物名。也称壶芦、匏瓜。果实像重叠的两个圆球,嫩时可食,干老后可作盛器或供玩赏。
画:绘画;作图。
瓢:以老熟的葫芦对半剖开制成的舀水或盛酒器。
词典解释
照葫芦画瓢-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照葫蘆畫瓢
照葫芦画瓢-中华成语大词典照葫芦画瓢
【拼音】:zhào hú lu huà piáo
解释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出处
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示例
他最擅长~了。
近义词
依样画葫芦、照猫画虎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宾语;指模仿
英文
copy
成语故事
宋朝初年,翰林学士陶谷自以为文笔高超、才能出众,想好好表现一下升职,他劝宋太祖重视文字工作。赵匡胤以为他的工作只是抄写而已,说是依样画葫芦。陶谷的目的没有达到,就在住处墙上题诗:“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出处
引证
近代-赵正才--《下乡教冬学》:我没当过教员,但从七岁起上学一直是教员教,照葫芦画瓢,教识字,讲读音、笔画和意思;领着念念、写写,一天下来能教七八个字,有时也教十多个字。
清-蒲松龄--《聊斋俚曲集·磨难曲·二五》:太公一看说:“亏了你,比着葫芦就画上瓢来了。”
宋-魏泰-第一卷-《东轩笔录》: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耳,何宣力之有?“
故事
近代-赵正才--《下乡教冬学》:我没当过教员,但从七岁起上学一直是教员教,照葫芦画瓢,教识字,讲读音、笔画和意思;领着念念、写写,一天下来能教七八个字,有时也教十多个字。
清-蒲松龄--《聊斋俚曲集·磨难曲·二五》:太公一看说:“亏了你,比着葫芦就画上瓢来了。”
宋-魏泰-第一卷-《东轩笔录》: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耳,何宣力之有?“
造句
zhào hú lu huà piáo
1、看老师怎么画,你也照样画,照葫芦画瓢总会吧!
2、学习先进经验不能照葫芦画瓢。
接龙
瓢泼大雨 雨打梨花 花枝招展 展转反侧 侧足而立 立场不稳 稳如泰山 山水相连 连理分枝 枝叶扶疏 疏不间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组词
近义词
zhào hú lu huà piáo
1、[照本宣科]zhào běn xuān kē
照:按照;本:书本;宣:宣读;科:科条,条文。照着本子念条文。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2、[照猫画虎]zhào māo huà hǔ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3、[依样画葫芦]yī yàng huà hú lú
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
反义词
zhào hú lu huà piáo
1、[匠心独运]jiàng xīn dú yùn
匠心:工巧的心思。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
2、[别具匠心]bié jù jiàng xīn
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