樘
拼音
chēng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丨 丶 丿 丶 ㇇ 丨 𠃍 一 一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táng的字 拼音为tang的字基础解释
用于人名。朱祐樘,明代孝宗。详细解释
〈名〉
支柱
樘,柱也。——《说文》
引申为抵拒,支持。
如:樘柱(抵制)
另见 táng
〈名〉
(形声。从木,堂声。本义:门或窗的框子) 同本义 。
如:门樘、窗樘。又作量词。门扇、窗扇、门框、窗框一副称一樘。
如:一樘玻璃门
另见 chēng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樘-中華語文大辭典樘1ㄔㄥchēnɡ〈書〉支柱;支撐。樘2ㄊㄤˊtánɡ1.門或窗戶的框子。[例]門~|窗~。2.量詞。用於計算成副的門扇、窗扇、門框、窗框等。[例]一~門|四~窗。
樘-中華大字典1、樘讀音:丑庚切,音撐,庚韻。釋文:柱也。見《說文》。《段注》:~、或作牚。或作撐。皆俗字耳。~可借䟫歫。猶柱可借爲支柱。
2、撐讀音:中庚切,音趟,庚韻。釋文:
❶拄也。《文選王延壽賦》:枝~扠㧎而斜據。
❷持也。《文選司馬相如賦》:離樓梧而相~。
❸觸也。見《纂文》。
❹揬也。《唐書朱滔傳》:骸~不掩。
❺撥也。行舟也。《雲麓漫鈔》:浙東南溪舟師所用篙。有頭~、肩~、諸名。
3、橕讀音:抽庚切,音瞠,庚韻。釋文:樘或字。《集韻》:樘。衺柱也。或作~。
4、橖讀音:恥孟切,音牚,敬韻。釋文:柱也。見《集韻》。
5、橖讀音:抽庚切,音瞠,庚韻。釋文:樘或字。《集韻》:樘。衺柱也。或作~。
6、橖讀音:徒郞切,音棠,陽韻。釋文:車木。見《集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hēng
1、[樘柱]chēng zhù
抵制。
táng
1、[樘突]táng tū
犹唐突。冒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