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
拼音
hú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丿 ㇇ 丿 𠃌 一 一 丨 丶 丶 一 丨同音字
拼音为hú的字 拼音为hu的字基础解释
落叶乔木,叶子倒卵形,花黄褐色,结坚果,球形,木材坚硬。树皮可制栲胶。叶子和果实可入药。详细解释
即柞栎 。一种栎属落叶乔木,叶大,互生,阔倒卵形,粗缘,雌雄同株,花单性,雄花柔荑花序,雌花穗较短,坚果卵球形,壳斗杯状,材质坚硬,树皮及叶可作药用,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槲-中華語文大辭典槲槲ㄏㄨˊhú植物名。落葉喬木。枝椏粗壯,表皮密布黃褐色短毛。葉大呈倒卵形,波狀粗鋸齒緣,兩面布滿軟毛或星狀毛。花黃褐色,堅果呈圓卵形,脫澀後可食用。材質堅硬,可作枕木或製作器具;葉可飼養柞蠶。果葉均可入藥。分布於臺灣低海拔山區、日本、韓國及中國各省。也作「柞樹」、「柞櫟」。
槲-中華大字典1、槲讀音:胡谷切,音斛,屋韻。釋文:
❶~樕。木名。見《玉篇》。
〔按~落葉喬木。葉長四五寸。本狹末廣。周有鋸齒如波狀。葉背多褐毛。春夏之交。開花成穗。結實有㱿斗。可以救荒。此樹類櫟。故俗呼大葉櫟〕。
❷~寄生。寓木名。多寄生於櫸栗之枝。高者三四尺。其幹黏柔。黃綠色。每距三四寸。必有一節。節凡二歧。或三歧。歧節之端。對生兩葉。早春開花。細小作淡黃色。旋結半透明之果實。
2、浺釋文:槲或字。見《集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hú
1、[槲栎]hú lì
落叶乔木,高近30米,叶子长椭圆形,边缘有波状的齿,背面有灰毛,壳斗杯形,果实长椭圆形。
2、[槲寄生]hú jì shēng
木名。桑寄生科。常绿小灌木,寄生于其他落叶树上。茎柔软,有节,叶子对生,花淡黄色,结浆果,球形。常寄生在槲、杨、柳、榆等树枝上。茎和叶子中医都入药,有降低血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