楂
拼音
zhā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一 丨 丿 ㇏ 丨 𠃍 一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zhā的字 拼音为zha的字基础解释
见〔山楂〕详细解释
〈名〉
果木名 ,指蔷薇科山楂、野山楂一类的植物。果实红色、味酸,可食,也可入药
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粗。——宋· 苏轼《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
另见 chá
〈名〉
水中木筏
穷岸有盘楂。——何逊《度连圻》
同“槎”
另见 zhā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楂楂-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楂楂ㄔㄚˊ ㄔㄚˊchá chá狀聲詞。形容鵲鳥鳴叫聲。唐.韓愈〈雜詩〉四首之二:「鵲鳴聲楂楂,烏噪聲擭擭。」宋.蘇軾〈異鵲〉詩:「但恨不能言,相對空楂楂。」
楂楂-汉语大词典楂楂象声词。鹊鸣声。
●唐韩愈《杂诗》之二:“鹊鸣声楂楂,乌噪声护护。”
●宋苏轼《异鹊》诗:“但恨不能言,相对空楂楂。”
●清刘大櫆《观化》:“一物之声,声各声也……鸟声之交交也,鹊声之楂楂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ā
1、[山楂]shān zhā
也叫红果。落叶乔木。叶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羽状5—9裂。开白花,果实近球形,红色,有淡褐色斑。果实味酸,可生食,也可加工成食品,还可供药用。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2、[猴楂]hóu zhā
见“猴查”。
3、[古楂]gǔ zhā
见“古槎”。
4、[欧楂]ōu zhā
拉丁学名叫Mespilus germanica,蔷薇科苹果亚科,进口水果的一种。
5、[忔楂]yì zhā
象声词。
6、[楂楂]zhā zhā
象声词。鹊鸣声。
7、[楂丫]zhā yā
错杂不齐貌。
8、[行楂]xíng zhā
流动的竹筏或木排。 南朝 梁 何逊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游鱼上急水,独鸟赴行楂。” 唐 刘禹锡 《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诗:“跳鳞避举网,倦鸟寄行楂。”
9、[榠楂]míng zh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似木瓜而大。果实味涩,可供药用。
10、[蜡楂]là zhā
见“蜡渣”。
11、[楂糕]zhā gāo
山楂榚。
12、[乘楂]chéng zhā
见“乘槎”。
13、[柴楂]chái zhā
木栏,栅栏。
14、[楂髻]zhā jì
女子发式的一种。将头发盘至额角两边,打成髻,似“丫”形。旧时丫环、婢女多用此发式。
15、[牙楂]yá zhā
见“牙槎”。
16、[逻楂儿]luó zhā ér
方言。找岔子。
17、[卖楂梨]mài zhā lí
见“卖查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