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bàng

笔顺

丿 丿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bàng的字 拼音为bang的字

基础解释

1.古同“棒”,棒子。2.连枷,一种农具。3.星宿名,“天棓”的简称。4.根。

详细解释

〈名〉

  1. 棍,杖。“棒”的俗字 。

    如:棓击(用棍棒打)

  2. 梿枷

  3. 另见 bèi

1. 棓 [bàng]2. 棓 [bèi]

棓 [bàng]

〈名〉

  1. 棍,杖。“棒”的俗字 。

    如:棓击(用棍棒打)

  2. 梿枷

  3. 另见 bèi

棓 [bèi]
  1. ——“五棓子”( wǔbèizǐ)即“五倍子”,药名

  2. 另见 bàng

  1. ——“五棓子”( wǔbèizǐ)即“五倍子”,药名

  2. 另见 bàng

1. 棓 [bàng]2. 棓 [bèi]

棓 [bàng]

〈名〉

  1. 棍,杖。“棒”的俗字 。

    如:棓击(用棍棒打)

  2. 梿枷

  3. 另见 bèi

棓 [bèi]
  1. ——“五棓子”( wǔbèizǐ)即“五倍子”,药名

  2. 另见 bàng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棓-中華語文大辭典

棓ㄆㄡˇpǒu〈書〉古代一種鋪在高低不平處的踏板,作為墊腳之用。[例]踊于~而闚客(《公羊傳‧成公二年》)。

棓-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棓 同棒。
◎又連枷也。打榖具。【揚子·方言】自關而西謂之棓。
★又天棓,星名。【史記·天官書】紫宮右五星曰天棓。【索隱】蒲縻切,音皮。
★又【唐韻】普口切,音剖。義同。
◎又擊也。【揚子·太𤣥】遠之𥅠,近之棓。
◎又高下有絕,加躡板曰棓。【公羊傳·成二年】踊于棓而闚客。
★又【類篇】蒲侯切,音裒。義同。
◎又木名。【類篇】依樹生枝如網。
★又【集韻】蒲來切【唐韻】蒲回切,𠀤音裴。【集韻】板也。【唐韻】姓也。【前漢·袁盎傳】盎之棓生所問占。
★又【集韻】晡枚切,音杯。義同。考證:〔【史記·天官書】紫宮右三星曰天棓。〕 謹照原文三星改五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bàng

1、[白棓]bái bàng

亦作“白棒”。大棍;大杖。《北史·王罴传》:“羆 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 羆 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唐 罗隐《与招讨宋将军书》:“江 南水,钟陵 火,缘 淮 饥,汴 滑 以东螟,故无赖辈一食之不饱,一衣之不覆,则磨寸铁,挺白棒,以望朝廷姑息。”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武士数十骑,背雕弧,荷白棓,晃耀填拥。”章炳麟《思乡原下》:“明 用 程 朱 之道,其小臣能极諫以干君怒,伏白棓、戴土囊而不悔,此所谓奇节也。”

2、[棓击]bàng jī

1.用棍棒击打。《明史·吴兑传》:“市者或潜盗所鬻马,兑 使人棓击之。” 2.攻击,抨击。清 王鸣盛《蛾术编·壁中书有礼记兼经与记言之又有左传》:“由此观之,壁中所得之数,以 刘歆、许慎 所説为正,至《家语》,王肃 私定,借此作棓击 郑氏 张本,何足为凭?”

3、[枪棓]qiāng bàng

天枪星和天棓星的并称。

4、[巨棓]jù bàng

大棒。

5、[棓喝]bàng hē

犹棒喝。

6、[棓枪]bàng qiāng

天棓星和天枪星的并称。

7、[铁棓]tiě bàng

见“铁棒”。

8、[桃棓]táo bàng

桃木作的杖。后用以驱鬼邪。

9、[棓酸]bàng suān

即没食子酸。又称五棓子酸。可以五棓子为原料,经发酵或用酸水解制得。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醇和醚。具有酚及羧酸的性质。在摄影术中作显影剂。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棓的反义词 棓的近义词 棓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棓能组什么词
  • 棓能组什么词语
  • 棓可以组什么词
  • 棓可以组什么词语
  • 棓字可以组什么词
  • 棓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棓字能组什么词
  • 棓字能组什么词语
  • 棓字开头的成语
  • 棓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