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拼音
guì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一 丨 一 一 丨 一左窄右宽。“木”横画稍短,竖画正直。“圭”横画平行,间距均匀;下横稍长;下竖正对上竖。
同音字
拼音为guì的字 拼音为gui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桂-中華語文大辭典桂ㄍㄨㄟˋɡuì1.植物名。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背面有網脈。花小而香,呈白色或淡黃色,可供觀賞及用為香料或食品配料。也作「木犀」(★今不用)、「木樨」、「桂花」。2.借指月亮。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稱。3.廣西的別稱。4.姓。
桂-辞源3【桂】10画 4491·4 guì ㄍㄨㄟˋ 古惠切,去,霽韻,見。支部。㊀木名。1.木犀,别稱桂花、岩桂、丹桂、九里香。楚辭 屈原 遠遊:“嘉南州之炎德兮,麗桂樹之冬榮。”2.肉桂。急就篇四:“芎藭厚朴桂栝樓。”注:“桂,謂菌桂、牡桂之屬,百藥之長也。”㊁神話傳説月中有桂樹,因以桂代指月亮。唐 駱賓王 駱丞集二 久戍邊城有懷京邑詩:“葭繁秋引色,桂滿夕輪孤。”參見“月中桂”。㊂指桂籍,科舉及第者的名籍。唐 杜甫 杜工部詩二二 哭長孫侍御:“禮闈曾擢桂,憲府舊乘騘。”參見“折桂”。㊃ 唐州名。故治卽今 廣西 桂林市。唐 柳宗元 柳先生集十七 童區寄傳:“桂部從事 杜周士爲余言之。”㊄姓。見 明 宋濂 宋學士集四九 桂氏家乘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