柰
拼音
nài笔顺
一 丨 丿 ㇏ 一 一 亅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nài的字 拼音为nai的字基础解释
古书上指一种类似花红的果子。详细解释
木名。与“林檎”同类
柰,果木名。——《广韵》
又如:柰园(种植柰树之园)
茉莉,茉莉花
茉莉为常绿灌木…北土曰柰。——徐珂《清稗类钞·植物类》
通“奈”。奈何,如何
然则柰何?——《荀子·强国》
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柰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柰-中華語文大辭典柰柰ㄋㄞˋnài一種與「林檎」同類的果樹名。
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柰 nài
① 名果名。左思《蜀都赋》:“素~夏成。” ② 动通“奈”。处置;对付。刘向《说苑·贵德》:“将~其土众何?”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nài
1、[柰子]nài zǐ
苹果的一种。
2、[柰河]nài hé
即 奈河。
3、[无柰]wú nài
见“无奈”。
4、[素柰]sù nài
1.亦作“素奈”。白柰。柰即林檎,又名沙果,俗称花红。柰有赤柰、白柰两种。白柰花开时白色而微呈红晕。 2.《晋书·后妃传下·成帝杜皇后》:“先是,三吴女子相与簪白花,望之如素柰,传言天公织女死,为之著服,至是而后崩。”后因以簪素柰花为哀悼皇后的典故。
5、[白柰]bái nài
1.即茉莉花。《晋书·后妃传下·成恭杜皇后》:“三吴 女子相与簪白花,望之如素柰,传言天公织女死,至是而后崩。”后因以“白柰”为丧事的饰花。宋 洪迈《容斋四笔·用柰花事》:“绍兴 五年,寧德皇后 讣音从北庭来,知 徽州 唐煇 使 休寧 尉 陈之茂 撰疏文,有语云:‘十年罹难,终弗返於 苍梧;万国衔寃,徒尽簪於白柰。’”清 胡寿昌《<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红颜一树伤春尽,白柰千花觉梦圆。”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茉莉》。 2.果木名。林檎的一种。俗名沙果、花红。《文选·潘岳<闲居赋>》“二柰曜丹白之色”李善 注引 晋 郭义恭《广志》:“张掖 有白柰,酒泉 有赤柰。”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柰》。
6、[柰桃]nài táo
山樱桃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山婴桃》。
7、[柰园]nài yuán
1.亦作“柰苑”。 2.种植柰树之园。
8、[柰林]nài lín
柰树林。
9、[緑柰]lǜ nài
果实名。林檎(俗称花红)的一类。色青,故称绿柰。
10、[柰久]nài jiǔ
耐久。柰,通“耐”。
11、[楟柰]tíng nài
即山梨。
12、[绿柰]lǜ nài
果实名,林檎的一类。
13、[山柰]shān nài
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地下茎块根状,有香气,可入药,也可作香料。原产 印度,我国 台湾、两广、云南 等地均有栽培。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山柰》:“山柰生 广 中,人家栽之。根叶皆如生薑,作樟木香气。土人食其根如食薑。”
14、[碧柰]bì nài
青色柰子。俗名花红、沙果。
15、[赤柰]chì nài
果名。一种赤色的柰。也称丹柰、朱柰,俗称花红,似苹果而小。
16、[柰苑]nài yuàn
见“柰园”。
17、[柰花]nài huā
茉莉花的别名。
18、[毋柰]wú nài
无奈。含有可惜之意。
19、[二柰]èr nài
指白柰与赤柰。柰,即花红。
20、[丹柰]dān nài
柰的一种。又称朱柰。
21、[脂衣柰]zhī yī nài
苹果的一种。
22、[无可柰何]wú kě nài hé
柰,同“奈”,怎样,如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同“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