柙
拼音
xiá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丨 𠃍 一 一 丨同音字
拼音为xiá的字 拼音为xia的字基础解释
关野兽的木笼,旧时也用来押解、拘禁罪重的犯人。详细解释
(古文象形。从木,甲声。本义:关兽的木笼)
同本义
柙,槛也,以藏虎兕。——《说文》
虎兕出于柙。——《论语·季氏》
实则禽槛豕匣也。——《菩提寺疏》
杨幺虽有忠义之心,其余虎性岂能易驯?幸得入柙,留之必遗后患。——《后水浒传》
又如:柙板(一种刑具);柙床(扣住重犯手脚的睡床)
通“匣”。箱匣
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庄子·刻意》
君子纯终领闻,蠢迪检柙。——《法言·序》
又如:柙匮(箱柜)
[用囚笼、囚车] 关押,押解
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管子·小匡》
拱柙天人矣。——《后汉书》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柙-中華語文大辭典柙ㄒ丨ㄚˊxiá〈書〉關野獸的木籠;也指押解犯人的囚籠或囚車。[例]~檻∣猛虎入~∣~車。
柙-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柙 xiá
① 名关兽类的木笼。《季氏将伐颛臾》:“虎兕出于~,龟玉毁于椟。” ② 名匣子。张载《七哀诗》:“珠~离玉体,珍宝见剽虏。” jiǎ
名一种树。张衡《南都赋》:“枫~栌枥,帝女之桑。”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iá
1、[检柙]jiǎn xiá
1.亦作“检押”。犹规矩,法度。《汉书·扬雄传下》:“君子纯终领闻,蠢廸检押。”颜师古 注:“检押,犹隐栝也,言动由检押也。”汉 荀悦《申鉴·杂言上》:“故检柙之臣,不虚於侧。”宋 沉括《梦溪笔谈·杂志二》:“张乖崖 镇 蜀,当遨游时,士女环左右,终三年未尝回顾。此君殊重厚,可以为薄夫之检押。” 2.矫正,约束。《东观汉记·杜林传》:“成王 深知其终卒之患,故以 殷 民六族分 伯禽 ……检柙其姦宄。”汉 王充《论衡·对作》:“孔子 作《春秋》……所以检柙靡薄之俗者,悉具密致。”清 侯方域《蹇千里传》:“千里 自以贵臣,坐排斥,意常怏怏,不检柙,时出行林薄间,猝为虎所杀。”章炳麟《訄书·订文》:“故经説上下,权舆於是,龙施相绍,其流遂昌,辩士凌誶,固非韵文所能检柙矣。” 3.保护书籍的封套。《说文·木部》:“梜,检柙也。”段玉裁 注:“检柙皆函物之偁,然则梜亦谓函物之器也。”
2、[柙匮]xiá kuì
犹箱柜。
3、[画柙]huà xiá
同“画押”。章炳麟《新方言·释言》:“柙义同‘检’,亦谓书署也。今人谓署诺为‘画柙’,亦曰‘检柙’,检读如‘僉’”。
4、[珠柙]zhū xiá
“珠襦玉柙”的省略。
5、[柙床]xiá chuáng
重犯所睡的囚床。扣其手脚,使之不能转动。
6、[木柙]mù xiá
木匣,木盒子。
7、[柙板]xiá bǎn
刑具的一种。
8、[拱柙]gǒng xiá
见“拱押”。
9、[柙牀]xiá chuáng
重犯所睡的囚床。扣其手脚,使之不能转动。清 孔尚任《桃花扇·会狱》:“阿弥陀佛,免了上柙牀,就算好的狠哩。”
10、[帘柙]lián xiá
见“帘押”。
11、[柙虎樊熊]xiá hǔ fán xióng
柙中的虎,樊内的熊。比喻被囚的恶人。
12、[珠襦玉柙]zhū rú yù xiá
古代帝、后及贵族的殓服。
13、[开柙出虎]kāi xiá chū hǔ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14、[虎兕出柙]hǔ sì chū xiá
兕:犀牛一类的野兽。柙:关兽的木笼。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