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枯涸

拼音

kū hé

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kū的字 拼音为hé的字 拼音为ku的字 拼音为he的字

基础解释

水干竭。

详细解释

  1.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后因以“枯涸”指困境,或指陷入困境者。

    唐 元稹 《酬许五康佐》诗:“枯涸方穷辙,生涯不繫舟。” 宋 黄庭坚 《黄颍州挽词》之一:“惠沫霑枯涸,忠规补过差。”

  2. 枯竭干涸。用于指水。

    南朝 宋 谢灵运 《苦寒行》:“饥爨烟不兴,渴汲水枯涸。” 宋 苏轼 《乞子珪师号状》:“经今十八年, 沉 公井復坏,终岁枯涸。” 何其芳 《迟暮的花》:“右边几步远有一木板桥,桥下的流水早已枯涸。”

  3. 枯竭干涸。用于指资财。

    宋 苏轼 《论纲稍欠折利害状》:“数年以来,官用窘逼,转运司督迫诸处税务日急一日,故商贾全然不行,京师坐至枯涸。” 郭沫若 《世界大战的归趋》:“然而战争一持久,作战资源便会枯涸。”

  4. 枯竭干涸。用于指思维等。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二:“吏部久患头风,脑已枯涸。”《人民文学》1978年第6期:“你把这种子,播在渔民枯涸的心海。”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枯涸-汉语大词典

枯涸1.《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后因以“枯涸”指困境,或指陷入困境者。
●唐元稹《酬许五康佐》诗:“枯涸方穷辙,生涯不系舟。”
●宋黄庭坚《黄颍州挽词》之一:“惠沫沾枯涸,忠规补过差。”
2.枯竭干涸。用于指水。
●南朝宋谢灵运《苦寒行》:“饥爨烟不兴,渴汲水枯涸。”
●宋苏轼《乞子珪师号状》:“经今十八年,沈公井复坏,终岁枯涸。”
●何其芳《迟暮的花》:“右边几步远有一木板桥,桥下的流水早已枯涸。”
3.枯竭干涸。用于指资财。
●宋苏轼《论纲稍欠折利害状》:“数年以来,官用窘逼,转运司督迫诸处税务日急一日,故商贾全然不行,京师坐至枯涸。”
●郭沫若《世界大战的归趋》:“然而战争一持久,作战资源便会枯涸。”
4.枯竭干涸。用于指思维等。
●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二:“吏部久患头风,脑已枯涸。”
●《人民文学》1978年第6期:“你把这种子,播在渔民枯涸的心海。”

枯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枯涸ㄎㄨ ㄏㄜˊkū hé水乾竭。南朝宋.謝靈運〈苦寒行〉:「饑爨煙不興,渴汲水枯涸。」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kū hé

1、[干涸]gān hé

指河道、池塘等的水干枯。涸(hé)。

2、[马虎]mǎ hu

(形)草率,粗疏不细心。[近]大意粗心。[反]认真细心。

3、[饮马]yìn mǎ

1.给马喝水。《左传·襄公十七年》:“卫 孙蒯 田于 曹 隧,饮马于 重丘,毁其瓶。”《太平御览》卷六四二引《璅语》:“晋 治氏 女徒病,弃之。舞嚚 之马僮饮马而见之。”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九:“第二天,小王 邀 赵玉林 去找 郭全海,在 李 家的井边,碰到了他,他正在饮马。” 2.谓使战争临于某地;通过战争扩大疆土至某地。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 北,师次于 郔。沉尹 将中军,子重 将左 子反 将右,将饮马于 河 而归。”《史记·秦本纪》:“德公 元年,初居 雍城 大郑宫,以牺三百牢祠 鄜畤。卜居 雍,后子孙饮马於 河。”唐 沉下贤《唐故银青光禄大夫郭公墓志》:“代宗 初,犬戎 饮马 昆明,至于御沟。”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饮马 扬子江,触处见将才。”

4、[马糊]mǎ hú

1.犹马虎。 2.安徽地区的一种稀饭。

反义词

kū hé

1、[潮湿]cháo shī

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的水分:雨后新晴的原野,~而滋润。

相关字词

枯涸的反义词 枯涸的近义词 枯涸的同音词 干涸 涸竭 枯竭 干竭 菀抑 枯槁 消涸 减竭 枯涸的枯是什么意思 枯涸的涸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枯涸的词语
  • 枯能组什么词
  • 枯能组什么词语
  • 枯可以组什么词
  • 枯可以组什么词语
  • 枯字可以组什么词
  • 枯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枯字能组什么词
  • 枯字能组什么词语
  • 枯字开头的成语
  • 枯字结尾的成语
  • 涸能组什么词
  • 涸能组什么词语
  • 涸可以组什么词
  • 涸可以组什么词语
  • 涸字可以组什么词
  • 涸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涸字能组什么词
  • 涸字能组什么词语
  • 涸字开头的成语
  • 涸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