枏
拼音
nán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丨 𠃌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nán的字 拼音为nan的字基础解释
同“楠”。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枏-辞源3【枏】8画 4795·0 nán ㄋㄢˊ 集韻那含切,平,覃韻,泥。談部。木名。同“楠”、“柟”。墨子 公輸:“荆有長松、文梓、楩枏、豫章。”史記一二九 貨殖傳:“江南出枏、梓……珠璣、齒革。”參見“楠”。
枏-中華大字典1、枏讀音:那含切,音南,覃韻。如占切,音䫇,鹽韻。而琰切,音冉,琰韻。釋文:梅也。見《說文》。
〔按字亦作柟。廣羣芳譜云。柟生南方。故又作楠。黔蜀諸山尤多。其樹童童若幢蓋。枝葉森秀。不相礙。故又名交讓木。爾雅釋木梅~注。~似杏。實酢。誤以梅爲楳。詩正義引孫炎曰。荆州曰梅。楊州曰~〕。
2、楠釋文:枏俗字。見《廣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nán
1、[石枏]shí nán
见“石柟”。
2、[楩枏]pián nán
见“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