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国之忧
拼音
qǐ guó zhī yōu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qǐ的字 拼音为guó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yōu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拼音为guo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you的字基础解释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详细解释
- 【解释】: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
按字解释
杞:周代诸侯国之一,在今河南杞县。
国: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
之: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忧:担心,忧虑。
词典解释
杞国之忧-中华成语大词典杞国之忧
【拼音】:qǐ guó zhī yōu
解释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
出处
宋·岳珂《桯史·岁星之祥》:“士大夫皆有杞国之忧。”
示例
独以役重赋烦,人民凋蒺,识者不无~。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第五卷
近义词
杞天之虑、杞人忧天
反义词
语法
作主语、宾语;多用于劝诫人
杞国之忧同“杞人忧天”。
●宋岳珂《桯史·岁星之祥》:“时虏初退,师尚宿留淮泗。朝议凛凛,惧其反旆。士大夫皆有杞国之忧。”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五:“独以役重赋烦,人民凋瘵,识者不无杞国之忧。”
出处
宋·岳珂《桯史·岁星之祥》:“士大夫皆有杞国之忧。”引证
明-范濂-卷五-《云间据目抄》:独以役重赋烦,人民凋瘵,识者不无杞国之忧。
清-李確--《平寇志(彭孙贻著)序》:自书契以来,生灵之涂炭,未有如斯之酷烈者也。卒乃神州陆沉,铜驼荆棘,遂使忠臣志士徒抱杞国之忧,良足悲矣!
故事
明-范濂-卷五-《云间据目抄》:独以役重赋烦,人民凋瘵,识者不无杞国之忧。
清-李確--《平寇志(彭孙贻著)序》:自书契以来,生灵之涂炭,未有如斯之酷烈者也。卒乃神州陆沉,铜驼荆棘,遂使忠臣志士徒抱杞国之忧,良足悲矣!
造句
接龙
忧心如捣 捣枕捶床 床头金尽 尽人皆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qǐ guó zhī yōu
1、[杞人忧天]qǐ rén yōu tiān
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2、[杞天之虑]qǐ tiān zhī lǜ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亦省作“杞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