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
拼音
shān笔顺
一 丨 丿 丶 丿 丿 丿同音字
拼音为shān的字 拼音为shan的字基础解释
1.杉树,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树冠的形状像塔,叶子长披针形,花单性,果实球形。木材白色,质轻,有香气,供建筑和制造器具等用。2.姓。详细解释
〈名〉
亦称“沙木”,“杉木”,“杉树” 。杉科,常绿乔木。冠塔状,叶长披针形,果实球形。高可达三十米以上。木色白或淡黄,木纹平直,结构细致,易加工,能耐朽,受白蚁的危害较少。供建筑、桥梁、造纸、造船等用。
如:水杉;红杉;紫杉
另见 shā(口语)
〈名〉
义同“杉”( shān),用于“杉篙”“杉木”
另见 shān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杉-中華語文大辭典杉1ㄕㄢshān1.植物名。常綠喬木。樹幹端直,高數丈,樹皮縱裂。葉線狀針形,秋天結卵圓形毬果。木材耐朽,供建築和製器具用,是珍貴的樹種之一。2.★姓。杉2ㄕㄢshānㄕㄚshā1.參見【杉木】。2.參見【杉篙】。
杉-辞源3【杉】7画 4292·2 shān ㄕㄢ 所咸切,平,咸韻,審 二。木名。俗稱沙木。有赤、白二種。舊題 晉 嵇含 南方草木狀中:“杉,一名披煔。合浦東二百里有杉一樹。”唐 杜牧 樊川集一 題池州弄水亭詩:“杉樹碧爲幢,花駢紅作堵。”參閲 本草綱目三四 木一 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ān
1、[水杉]shuǐ shān
落叶乔木。侧生小枝对生。叶线形,交互对生。树干通直,树冠塔形,喜湿润,生长快,材质好。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2、[云杉]yún shān
常绿乔木。叶锥形或线形。球果单生枝顶。一般耐寒,生长较慢。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高山,常形成大面积单纯林或混交林。木材质轻、细致,供建筑、乐器、航空器材、造纸等用。也是绿化树。
3、[银杉]yín shān
常绿大乔木。叶两型。球果卵圆形或长椭圆形。产于中国广西龙胜和四川南川金佛山。1956年始发现。树姿优美,可供观赏。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4、[铁杉]tiě shān
常绿大乔木,高可达50米,叶子条形,球果卵形,鳞片黄褐色,有光泽。木材供建筑或制家具等用。
5、[油杉]yóu shān
亦称杜松,条形叶,圆柱形果实,果实成熟时为褐色或紫色。
6、[杉萝]shān luó
杉树和女萝。女萝即松萝,常大批悬垂高山针叶林枝干间。
7、[杉径]shān jìng
杉树林中的小路。
8、[杉赘]shān zhuì
杉树上赘生的木疙瘩。
9、[杉槁]shān gǎo
杉篙。
10、[杉关]shān guān
在 福建省 光泽县 和 江西省 黎川县 边境。
11、[杉篱]shān lí
谓杉树并生环列,障隔居所,犹如篱落。
12、[杉船]shān chuán
即舢舨。一种用桨划的小船。
13、[杉板]shān bǎn
杉木板。
14、[杉子]shān zǐ
杉树的种子。
15、[杉瘤]shān liú
杉赘。
16、[杉鷄]shān jī
亦作“杉鸡”。鸟名。《太平御览》卷九一八引 三国 吴 沉莹《临海异物志》:“杉鸡,黄冠青绥,常在杉树下,头上有长黄毛,头及颊正青如垂緌。”唐 杜甫《王兵马使二角鹰》诗:“杉鷄竹兔不自惜,溪虎野羊俱辟易。”宋 谢翱《故园秋日曲》之二:“茅茨竹外烟火青,杉鷄啁唽向田鸣。”
17、[杉锦]shān jǐn
杉木纹理细密而美者之称。后亦指纹理如杉木的丝织物。
18、[稚杉]zhì shān
亦作“穉杉”。杉树苗;小杉木。
19、[杉松]shān sōng
1.杉树与松树。 2.树名。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叶线型,先端尖或钝,球果圆柱形。分布于长白山及吉林山区,为东北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也称沙松、东北杉松。
20、[巨杉]jù shān
巨杉(学名:Sequoiadendron giganteum),俗称世界爷,属杉科巨杉属唯一物种。大乔木,在原产地高达110米,胸径可达10米。
21、[杉鸡]shān jī
亦作“杉鸡”。鸟名。
22、[杉月]shān yuè
杉树间透过的月光。为月夜美景。
23、[杉材]shān cái
杉树的木材。
24、[杉刺子]shān cì zǐ
杉树的枝叶。
25、[杉原湾]shān yuán wān
形容当地海洋跟沙滩的原始样貌,整个部落属于加路兰部落传统领域。
26、[杉树下围]shān shù xià wéi
位于龙南县程龙镇龙秀村境内,龙小公路西侧,距县城18公里。
27、[松杉葱郁]sōng shān cōng yù
树木葱茏层层叠叠,绿意盎然,幽不见底。
28、[杉槽漆斛]shān cáo qī hú
指浴所。
shā
1、[杉木]shā mù
杉(shān)树的木材。
2、[杉篙]shā gāo
用细长而直的杉(shān)树一类的树干加工而成的杆子。以前多用来搭脚手架、撑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