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昏菽麦
拼音
zhì hūn shū mài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hūn的字 拼音为shū的字 拼音为mài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hun的字 拼音为shu的字 拼音为mai的字基础解释
指智力不能辨认豆麦。形容无知。详细解释
- 【解释】:指智力不能辨认豆麦。形容无知。
- 【出自】: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朝秀晨终,龟鹤千岁,年之殊也。闻言如响,智昏菽麦,神之辨也。”
- 【示例】:裴让之、张宴之……皆不著本贯郡县,盖校书者单知写《北史》以补足卷数,而不及检其先世郡望,几于~矣。
◎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北齐书·裴让之传》
按字解释
智:聪明,智慧。
麦:专指小麦。
昏:不清醒;智昏:愚笨。
菽:豆类。智力低下,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
词典解释
智昏菽麦-中华成语大词典智昏菽麦
【拼音】:zhì hūn shū mài
解释
指智力不能辨认豆麦。形容无知。
出处
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朝秀晨终,龟鹤千岁,年之殊也。闻言如响,智昏菽麦,神之辨也。”
【示例】:裴让之、张宴之……皆不著本贯郡县,盖校书者单知写《北史》以补足卷数,而不及检其先世郡望,几于~矣。 ★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北齐书·裴让之传》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智昏菽麦谓智力不能辨认豆麦。形容无知。
●《文选·刘孝标<辩命论>》:“朝秀晨终,龟鹤千岁,年之殊也。闻言如响,智昏菽麦,神之辨也。”
李善注:“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也。”
●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北齐书·裴让之传》:“裴让之、张宴之……皆不着本贯郡县,盖校书者但知写《北史》以补足卷数,而不及检其先世郡望,几于智昏菽麦矣。”
参见“不辨菽麦”。
出处
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朝秀晨终,龟鹤千岁,年之殊也。闻言如响,智昏菽麦,神之辨也。”引证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唐张怀瓘书议》: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览之即令了然,若与面会,则有智昏菽麦,混白黑于胸襟。
明-陆采--《怀香记·班师议婚》:裔本蓬桑,材犹樗栎,深惭智昏菽麦。幸近龙门,前绥得遂叨执。
清-李百川-二回-《绿野仙踪》:生员器狭斗升,智昏菽麦,深虑素餐遗羞,有负委任。
故事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唐张怀瓘书议》: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览之即令了然,若与面会,则有智昏菽麦,混白黑于胸襟。
明-陆采--《怀香记·班师议婚》:裔本蓬桑,材犹樗栎,深惭智昏菽麦。幸近龙门,前绥得遂叨执。
清-李百川-二回-《绿野仙踪》:生员器狭斗升,智昏菽麦,深虑素餐遗羞,有负委任。
造句
zhì hūn shū mài
1、裴让之、张宴之……皆不著本贯郡县,盖校书者单知写《北史》以补足卷数,而不及检其先世郡望,几于智昏菽麦矣。 ◎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北齐书·裴让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