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节不终
拼音
wǎn jié bù zhō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wǎn的字 拼音为jié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zhōng的字 拼音为wan的字 拼音为jie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zhong的字基础解释
晚节:指晚年的节操。指到了晚年却不能保持节操。详细解释
- 【解释】:晚节:指晚年的节操。指到了晚年却不能保持节操。
- 【出自】:《明史·于孔兼传》:“疏论都御史吴时来晚节不终,不当谥忠恪。”
- 【示例】: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按字解释
晚节:晚年的节操。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终:保持到最后或坚持到底。
词典解释
晚节不终-中华成语大词典晚节不终
【拼音】:wǎn jié bù zhōng
解释
晚节:指晚年的节操。指到了晚年却不能保持节操。
出处
《明史·于孔兼传》:“疏论都御史吴时来晚节不终,不当谥忠恪。”
示例
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近义词
晚节不保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晚节不终指到了晚年不能保持节操。
●《明史·于孔兼传》:“疏论都御史吴时来晚节不终,不当谥忠恪。”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云贵总督杨应璩,字秋水,有贤名。入相后以缅甸偾事,致晚节不终。”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
出处
《明史·于孔兼传》:“疏论都御史吴时来晚节不终,不当谥忠恪。”引证
清-张廷玉等--《明史·于孔兼传》:疏论都御史吴时来晚节不终,不当谥忠恪。
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
宋-刘克庄--《江西诗派序·三洪》:驹父后居上坡,晚节不终,不特有愧于舅氏,亦有愧于长君也。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张商英》:吾乡益都房安恪公可壮,天启中为御史,为东林部党之魁,而晚节不终,顺治初为溧阳相所逐,时年七十余矣。
明-冯梦龙-第九一回-《东周列国志》:合从离横,佩印者六;晚节不终,燕齐反复。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七· 永清县志政略序例》:志笔不能越境而书,亦其理也。如其未仕之前,乡评未允,去官之后,晚节不终,苟为一时循良,便纪一方善政。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三笔·八·姜西溟自信可录者三事》:合观此三事,(姜西溟)平生之砥节如此,而末路之负累如彼,固知咎由他人,未可责其晚节之不终,细行之不护。
故事
清-张廷玉等--《明史·于孔兼传》:疏论都御史吴时来晚节不终,不当谥忠恪。
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
宋-刘克庄--《江西诗派序·三洪》:驹父后居上坡,晚节不终,不特有愧于舅氏,亦有愧于长君也。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张商英》:吾乡益都房安恪公可壮,天启中为御史,为东林部党之魁,而晚节不终,顺治初为溧阳相所逐,时年七十余矣。
明-冯梦龙-第九一回-《东周列国志》:合从离横,佩印者六;晚节不终,燕齐反复。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七· 永清县志政略序例》:志笔不能越境而书,亦其理也。如其未仕之前,乡评未允,去官之后,晚节不终,苟为一时循良,便纪一方善政。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三笔·八·姜西溟自信可录者三事》:合观此三事,(姜西溟)平生之砥节如此,而末路之负累如彼,固知咎由他人,未可责其晚节之不终,细行之不护。
造句
wǎn jié bù zhōng
1、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接龙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人地生疏 疏不间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wǎn jié bù zhōng
1、[晚节不保]wǎn jié bù bǎo
已经到了晚年却未能保住自己的节操。也指事情快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