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黄犬
拼音
dōng mén huáng quǎ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ōng的字 拼音为mén的字 拼音为huáng的字 拼音为quǎn的字 拼音为dong的字 拼音为men的字 拼音为huang的字 拼音为quan的字基础解释
用以作为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详细解释
- 【解释】:用以作为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 【出自】:《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 【示例】:~,固以长悲;南阳白衣,何可复得!
◎南朝·陈·徐陵《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
按字解释
东门:东城门。
黄犬:猎犬。
词典解释
东门黄犬-中华成语大词典东门黄犬
【拼音】:dōng mén huáng quǎn
解释
用以作为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出处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示例
~,固以长悲;南阳白衣,何可复得! ★南朝·陈·徐陵《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
近义词
东门逐兔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后悔
成语故事
秦朝末年,丞相李斯被诬以谋反的罪名入狱,秦二世派宦官赵高去审理他的案子。赵高本来与李斯有仇,便乘机把他的家族和宾客全部抓了起来,屈打成招被判死刑,李斯在行刑前对次子说多想与他牵着黄狗到上蔡东门外去打猎
东门黄犬东门倦猎
【出典】 见“上蔡”条。
【释义】 秦丞相李斯被诬谋反,父子同斩,死前,他哀叹再难携子出上蔡东门,牵黄犬猎狡兔。后世常用“东门黄犬”作为咏叹仕途凶险的典故。
【例句】 ①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朱熹《水调歌头》[富贵有余乐]1674)这里以“东门黄犬”喻指富贵而遭横祸。②知道东门黄犬,不似西山白鹭,风月了平生。(葛长庚《水调歌头》[草涨一湖绿]2569)这里以“东门黄犬”喻指凶险的仕途。③谁叹东门猎倦,谁笑南阳舞罢,万事五更钟。(刘辰翁《水调歌头》[百千孙子子]3239)这里以本典喻指富贵致祸。
出处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引证
南朝陈-徐陵--《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岂不追惭后主崇寄之恩,还负齐朝亲邻之意。东门黄犬,固以长悲;南阳(一作“河南”)白衣,何可复得!
明-陈汝元--《金莲记·廷谳》:恨奸邪把忠良禁持,心中事惟有天知。谁着你指凤为鸱,做不得醉陶潜霜篱酒卮,拼则个笑东门黄犬难携。
南宋-朱熹-词-《水调歌头》: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清-王嗣槐--《新安胡孺人寿序》:东门黄犬之伤,华亭鹤唳之叹,贻所生以忧戚者何如也!
清-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七·次韵奉答藕华五首(其二)》:伴食纶扉几日开?紫垣惊见拆三台。东门黄犬华亭鹤,都入香山感事来。
故事
南朝陈-徐陵--《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岂不追惭后主崇寄之恩,还负齐朝亲邻之意。东门黄犬,固以长悲;南阳(一作“河南”)白衣,何可复得!
明-陈汝元--《金莲记·廷谳》:恨奸邪把忠良禁持,心中事惟有天知。谁着你指凤为鸱,做不得醉陶潜霜篱酒卮,拼则个笑东门黄犬难携。
南宋-朱熹-词-《水调歌头》: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清-王嗣槐--《新安胡孺人寿序》:东门黄犬之伤,华亭鹤唳之叹,贻所生以忧戚者何如也!
清-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七·次韵奉答藕华五首(其二)》:伴食纶扉几日开?紫垣惊见拆三台。东门黄犬华亭鹤,都入香山感事来。
造句
dōng mén huáng quǎn
1、东门黄犬,固以长悲;南阳白衣,何可复得! ◎南朝·陈·徐陵《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
接龙
犬牙交错 错综变化 化被万方 方寸不乱 乱箭攒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dōng mén huáng quǎn
1、[东门逐兔]dōng mén zhú tù
用以作为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同“东门黄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