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适无莫
拼音
wú shì wú mò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wú的字 拼音为shì的字 拼音为wú的字 拼音为mò的字 拼音为wu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wu的字 拼音为mo的字基础解释
适:厚;莫:薄。待人处事不分厚薄,没有偏向。详细解释
- 【解释】:适:厚;莫:薄。待人处事不分厚薄,没有偏向。
- 【出自】:《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此。”
按字解释
无:没有,跟“有”相对。
适:厚。
莫:薄。
词典解释
无适无莫-辞源3同:無適無莫
无适无莫-中华成语大词典无适无莫
【拼音】:wú shì wú mò
解释
适:厚;莫:薄。待人处事不分厚薄,没有偏向。
出处
《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此。”
示例
心平志论,~,期于得道而已矣。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材理》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出处
《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此。引证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材理》:心平志论,无适无莫。期于得道而已矣。
唐-释道世-第五十四卷-《法苑珠林》:夫供会之法,以不限为本,无适无莫,乃应檀心。
西汉-范晔--《后汉书·刘梁传》:是以君子之于事也, 无适无莫, 必考之以义焉。
故事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材理》:心平志论,无适无莫。期于得道而已矣。
唐-释道世-第五十四卷-《法苑珠林》:夫供会之法,以不限为本,无适无莫,乃应檀心。
西汉-范晔--《后汉书·刘梁传》:是以君子之于事也, 无适无莫, 必考之以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