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
拼音
shī zh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ī的字 拼音为zhǔ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zhu的字基础解释
和尚或道士称施舍财物给佛寺或道观的人,通常用来称呼一般的在家人。详细解释
即檀越。佛道对布施者的敬称。
唐 杜荀鹤 《题江寺禅和》诗:“江寺禪僧似悟禪,坏衣芒履住茅轩。懒求施主修真像,翻説经文是妄言。” 宋 张元干 《满庭芳》词:“撞著门徒施主,驀然箇,喜捨由他。”《西游记》第五六回:“老者猛抬头……被 三藏 扯住道:‘老施主,千万慈悲,告借一宿。’”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星灯》:“观寺释道亦将施主檀越年命星庚记注,於是夕受香仪,代具纸疏云马,为坛而祭。”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此时余乃战兢而前,至门次,颤声联呼施主。”参见“ 檀越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施主-中華語文大辭典施主施主ㄕ ㄓㄨˇshīzhǔ1.出家人對布施者的敬稱。2.出家人對世俗之人的泛稱。3.★在半導體中能提供導電電子的雜質。由於純半導體導電性不佳,通常藉由加入特殊雜質以調整其導電載體的種類與濃度。▲即「施子」。
施主-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施主ㄕ ㄓㄨˇshī zhǔ供養財物、飲食給出家人或寺院的俗家信徒。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今朝無甚事,施主人家化些道糧走一遭去。」《紅樓夢.第一五回》:「那時有個施主姓張,是大財主。」也稱為「齋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shī zhǔ
1、虽遇着几多施主,究竟仰食他人,朝不及夕。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shī zhǔ
1、[檀越]tán yuè
佛教用语,称施主。[梵dānap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