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州
拼音
fāng zhōu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fāng的字 拼音为zhōu的字 拼音为fang的字 拼音为zhou的字基础解释
1.指大地。古谓天圆地方,故称。《淮南子·览冥训》:“背方州,抱圆天。”高诱 注:“方州,地也。”亦指域内。《明史·史可法传》:“夫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物力,破釜沉舟,尚虞无救。”清 陈梦雷《华岩岭》诗:“五岳峙方州,臺峰争鼎闢。” 2.指帝都。《文选·班固<典引>》:“卓犖乎方州,洋溢乎要荒。”李周翰 注:“方州,帝都也。” 3.指州郡。唐 王维《责躬荐弟表》:“顾臣谬官华省,而弟远守方州。”宋 洪迈《容斋三笔·帝王讳名》:“帝王讳名……方州科举尤甚,此风殆不可革。” 4.指州郡长官。《资治通鉴·宋顺帝昇平元年》:“诉以其私用人为方州。”胡三省 注:“古者八州八伯,谓之方伯,后世遂以州刺史为方州。”宋 王安石《韩持国从富并州辟》诗:“他年佐方州,説将尚不纳。”清 许承卿《送古古还沛》诗:“自此 虞翻 思弔客,谁从 唐举 问方州。”详细解释
指大地。古谓天圆地方,故称。
《淮南子·览冥训》:“背方州,抱圆天。” 高诱 注:“方州,地也。”亦指域内。《明史·史可法传》:“夫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物力,破釜沉舟,尚虞无救。” 清 陈梦雷 《华岩岭》诗:“五岳峙方州,臺峰争鼎闢。”
指帝都。
《文选·班固<典引>》:“卓犖乎方州,洋溢乎要荒。” 李周翰 注:“方州,帝都也。”
指州郡。
唐 王维 《责躬荐弟表》:“顾臣谬官华省,而弟远守方州。”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帝王讳名》:“帝王讳名……方州科举尤甚,此风殆不可革。”
指州郡长官。
《资治通鉴·宋顺帝昇平元年》:“诉以其私用人为方州。” 胡三省 注:“古者八州八伯,谓之方伯,后世遂以州刺史为方州。” 宋 王安石 《韩持国从富并州辟》诗:“他年佐方州,説将尚不纳。” 清 许承卿 《送古古还沛》诗:“自此 虞翻 思弔客,谁从 唐举 问方州。”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方州-汉语大词典方州1.指大地。古谓天圆地方,故称。
●《淮南子·览冥训》:“背方州,抱圆天。”
高诱注:“方州,地也。”亦指域内。
●《明史·史可法传》:“夫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物力,破釜沉舟,尚虞无救。”
●清陈梦雷《华岩岭》诗:“五岳峙方州,台峰争鼎辟。”
2.指帝都。
●《文选·班固<典引>》:“卓荦乎方州,洋溢乎要荒。”
李周翰注:“方州,帝都也。”
3.指州郡。
●唐王维《责躬荐弟表》:“顾臣谬官华省,而弟远守方州。”
●宋洪迈《容斋三笔·帝王讳名》:“帝王讳名……方州科举尤甚,此风殆不可革。”
4.指州郡长官。
●《资治通鉴·宋顺帝升平元年》:“诉以其私用人为方州。”
胡三省注:“古者八州八伯,谓之方伯,后世遂以州刺史为方州。”
●宋王安石《韩持国从富并州辟》诗:“他年佐方州,说将尚不纳。”
●清许承卿《送古古还沛》诗:“自此虞翻思吊客,谁从唐举问方州。”
方州 fāng zhōu❶ 指大地。古谓天圆地方,故称。
❷ 指帝都。
❸ 指州郡。
❹ 指州郡长官。同义词:大地 大方 大荒 大矩 大块 地纪 地境 地埒 地庐 地区 地舆 方祇 方仪 方舆 方载 方州 厚地 厚厚 厚坤 后坤 后土 厚载 巨块 坤后 坤厚 坤灵 坤仪 坤舆 坤元 坤载 六地 区有 柔祇 太宁 大阴 下土 埏垓 员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