斲鼻
拼音
zhuó bí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uó的字 拼音为bí的字 拼音为zhuo的字 拼音为bi的字基础解释
亦作“斵鼻”。喻谓技艺高超。典出《庄子·徐无鬼》:“郢 人堊慢其鼻端若蝇翼,使 匠石 斵之;匠石 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堊而鼻不伤。”宋 黄庭坚《题王仲弓兄弟巽亭》诗:“儻无斵鼻工,聊付曲肱梦。”宋 黄庭坚《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之二:“虽怀斲鼻巧,有斧且无柯。”详细解释
亦作“斵鼻”。喻谓技艺高超。典出《庄子·徐无鬼》:“ 郢 人堊慢其鼻端若蝇翼,使 匠石 斵之; 匠石 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堊而鼻不伤。” 宋 黄庭坚 《题王仲弓兄弟巽亭》诗:“儻无斵鼻工,聊付曲肱梦。” 宋 黄庭坚 《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之二:“虽怀斲鼻巧,有斧且无柯。”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斲鼻-中華語文大辭典斲鼻斫鼻ㄓㄨㄛˊ ㄅ丨ˊzhuóbí〈書〉《莊子‧徐无鬼》記載:郢人刷塗料,塗料沾在鼻頭,像蒼蠅的翅膀一樣薄,請一位石匠將其除去。石匠拿起石斧,運斧成風,向鼻頭砍去,塗料除去而鼻子絲毫無傷,郢人站在那裡也面不改色。後用以比喻技藝高超。[例]雖懷~巧,有斧且無柯(宋‧黃庭堅〈謝公定和二范秋懷五首邀予同作〉之二)│理繁劇,則庖丁之解牛也;處危疑,則匠石之~也(宋・陳亮〈英豪錄序〉)。
斲鼻-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斲鼻ㄓㄨㄛˊ ㄅㄧˊzhuó bí古代一位名叫石的工匠,能雙眼矇住,靠著聽力,用斧頭揮砍他人鼻尖上薄如蠅翼的白土,而鼻子毫無損傷。典出《莊子.徐无鬼》。後比喻技術熟練、卓越。宋.黃庭堅〈題王仲弓兄弟巽亭〉詩:「儻無斲鼻工,聊付曲肱夢。」也作「斫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