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
拼音
bān má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bān的字 拼音为máo的字 拼音为ban的字 拼音为mao的字基础解释
昆虫。体黑色,鞘翅基部有两个大黄斑,足关节处能分泌毒液,人的皮肤接触后会起水泡。可供药用。危害农作物。详细解释
昆虫名,有黑色硬壳,腿细长,鞘翅上有黄黑色斑纹,能飞,可入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斑蝥》:“斑,言其色,蝥,刺,言其毒如矛刺也。亦作螌蝥,俗讹为斑猫,又讹斑蚝为斑尾也。 吴普 《本草》又名斑菌,曰腃髮,曰晏青。”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斑蝥-中華語文大辭典斑蝥ㄅㄢ ㄇㄠˊbānmáo昆蟲名。體狹長,足細長,翅鞘柔軟,全世界約7500種。大多數種類具有鮮豔的警戒色,能分泌有毒的芫菁素,沾上皮膚會引起水泡。可入藥。也作「地膽」、「芫青」、「莞菁」。
斑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斑蝥bānmáo
名昆虫,触角呈鞭状,腿细长,鞘翅上有黄黑色斑纹,成虫危害大豆、棉花、茄子等农作物。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