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手
拼音
sàn shǒu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àn的字 拼音为shǒu的字 拼音为san的字 拼音为shou的字基础解释
亦称“散手仗”。隋 唐 时朝会仪卫之一。《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世充 大怒,令散手执 君度、玄恕,批其耳数十。”胡三省 注:“散手者,散手仗也。凡朝会之仗,三卫番上,分为五仗。一曰供奉仗,以左、右卫为之。二曰亲仗,以亲卫为之。三曰勋仗,以勋卫为之。四曰翊仗,以翊卫为之。皆服鶡冠緋衫裌。五曰散手仗,以亲、勋、翊卫为之,服緋絁裲襠。绣野马,列坐于东西廊下,唐 谓之衙内五卫。唐 盖因 隋 制,世充 亦因 隋 制也。”详细解释
亦称“ 散手仗 ”。 隋 唐 时朝会仪卫之一。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 世充 大怒,令散手执 君度 、 玄恕 ,批其耳数十。” 胡三省 注:“散手者,散手仗也。凡朝会之仗,三卫番上,分为五仗。一曰供奉仗,以左、右卫为之。二曰亲仗,以亲卫为之。三曰勋仗,以勋卫为之。四曰翊仗,以翊卫为之。皆服鶡冠緋衫裌。五曰散手仗,以亲、勋、翊卫为之,服緋絁裲襠。绣野马,列坐于东西廊下, 唐 谓之衙内五卫。 唐 盖因 隋 制, 世充 亦因 隋 制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散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散手ㄙㄢˇ ㄕㄡˇsǎn shǒu閒空著手,泛指空閒的人。《醒世姻緣傳.第三回》:「一個家人夾了毡條,兩個家人拿了拜匣,又有三四個散手跟的,前呼後擁。」
散手-汉语大词典散手亦称“散手仗”。
隋唐时朝会仪卫之一。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世充大怒,令散手执君度、玄恕,批其耳数十。”
胡三省注:“散手者,散手仗也。凡朝会之仗,三卫番上,分为五仗。一曰供奉仗,以左、右卫为之。二曰亲仗,以亲卫为之。三曰勋仗,以勋卫为之。四曰翊仗,以翊卫为之。皆服鹖冠绯衫夹。五曰散手仗,以亲、勋、翊卫为之,服绯絁裲裆。绣野马,列坐于东西廊下,唐谓之衙内五卫。唐盖因隋制,世充亦因隋制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sàn shǒu
1、虽是用脚,却是剑招中的一记散手,唤作豹尾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