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蟾折桂
拼音
pān chán shé gu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pān的字 拼音为chán的字 拼音为shé的字 拼音为guì的字 拼音为pan的字 拼音为chan的字 拼音为she的字 拼音为gui的字基础解释
攀登蟾宫,折取月桂。喻科举登第。详细解释
- 【解释】:攀登蟾宫,折取月桂。喻科举登第。
按字解释
攀:抓住东西向上爬。
蟾:〔蟾蜍〕两栖动物,皮上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形状像蛙。吃昆虫、蜗牛等,对农业有益。俗称“癞蛤蟆”、“疥蛤蟆”;古代称“蟾诸”。简称“蟾”,如“蟾酥”(色白,可入药)。
折:断,弄断。
桂:〔桂花〕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椭圆形,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供观赏,亦可做香料,通称“木犀”;简称“桂”,如“金桂”,“桂子飘香”、“桂轮”(月的别称,相传月中植桂花。亦称“桂魄”)。
词典解释
攀蟾折桂-中华成语大词典攀蟾折桂
【拼音】:pān chán zhé guì
解释
攀登蟾宫,折取月桂。比喻科举登第。
出处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当日个废寝忘食,铸铁砚长分磨剑的水;到今日攀蟾折桂,步金价才觅着上天梯。”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休为那约雨期云龙氏女,送了个攀蟾折桂俊多才。”
示例
则见他抄定~手。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
近义词
蟾宫折桂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考试高中
英文
succeed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也作“蟾宫折桂”。攀登月宫, 折取桂花。指科举及第。
〔出典〕参见〔蟾蜍〕和〔折桂〕。
〔用例一〕元代荆幹臣《醉花阴· 闺情》:“攀蟾折桂为卿相, 成就了风流情况。”
〔用例二〕明代无名氏《闹钟馗·楔子》:“论此人文艺高强,稳取攀蟾折桂,那其间天下名扬。”
出处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傲的是攀蟾折桂手,你敬的是闭月羞花貌。”引证
元-李好古-第二折-《张生煮海》:休为那约雨期云龙氏女,送了个攀蟾折桂俊多才。
元-杨显之-第一折-《潇湘雨》:则见他抄定攀蟾折桂手。
元-秦简夫--《东堂老》:你傲的是攀蟾折桂手,你敬的是闭月羞花貌。
明-无名氏--《闹钟馗》:论此人文艺高强,稳情取攀蟾折桂,那其间天下名扬。
元-荆幹臣--《醉花阴·闺情》套曲:攀蟾折桂为卿相,成就了风流情况,永远团圆昼锦堂。
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你也不想攀蟾折桂,一举成名也。
故事
元-李好古-第二折-《张生煮海》:休为那约雨期云龙氏女,送了个攀蟾折桂俊多才。
元-杨显之-第一折-《潇湘雨》:则见他抄定攀蟾折桂手。
元-秦简夫--《东堂老》:你傲的是攀蟾折桂手,你敬的是闭月羞花貌。
明-无名氏--《闹钟馗》:论此人文艺高强,稳情取攀蟾折桂,那其间天下名扬。
元-荆幹臣--《醉花阴·闺情》套曲:攀蟾折桂为卿相,成就了风流情况,永远团圆昼锦堂。
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你也不想攀蟾折桂,一举成名也。
造句
接龙
桂子飘香 香花供养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pān chán shé guì
1、[蟾宫折桂]chán gōng zhé guì
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2、[月中折桂]yuè zhōng shé guì
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