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
拼音
fǔ笔顺
一 亅 ㇀ 丿 一 一 丨 丨 丨 丨 一 丶 丶 丶 丶同音字
拼音为fǔ的字 拼音为fu的字基础解释
见“抚”。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撫-中華語文大辭典撫抚ㄈㄨˇfǔ1.輕輕地摸。[例]~摸|~摩。2.按。[例]~劍疾視。3.擊;拍。也作「拊」。[例]~鼓|~掌大笑。4.彈奏。[例]~琴|~箏。5.安慰。[例]~慰|~卹|安~|平~不安情緒。6.養育;愛護。[例]~養|~育。7.姓。
撫-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735.【撫】
一撫摩。禮記喪服大記:“主人降,北面於堂下,君撫之,主人拜稽顙。”
引申爲安撫,撫慰。史記淮陰侯列傳:“鎮趙撫其孤。”這個意義古書中也寫作“拊”。左傳宣公十二年:“王巡三軍,拊而勉之。”史記勾踐世家:“拊循其市民。”又淮陰侯列傳:“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二拍,敲。李白蜀道難詩:“以手撫膺坐長歎。”這個意義古書也作“拊”。尚書舜典:“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石:樂器,石磬之類。)禮記喪服大記:“凡主人之出也,徒跣,扱衽,拊心,降自西階。”(徒跣:赤足。扱衽:提著衣襟。拊心:即捶胸。)
引申爲撫弄,彈奏。庾信春賦:“玉管初調,鳴弦暫撫。”
三
按,握。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撫劍從之。”孟子梁惠王下:“夫撫劍疾視。”
引申爲據有,佔有。左傳襄公十三年:“撫有蠻夷。”又昭公三年:“撫有晉國。”
[辨]拊,撫,拂。三者都有“撫摩”的意思。“拊”和“撫”是古今字。先秦兩漢古籍中,一二兩種意義多作“拊”,兩漢以後多作“撫”。後代於“撫恤”、“巡撫”等義只用“撫”,不用“拊”。“拂”在“撫弦”這種用法上,有時作“拂弦”。如李端聽箏詩:“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在“撫循”,“敲擊”等意義上決不能用“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