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dǎn

笔顺

𠃍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dǎn的字 拼音为dan的字

基础解释

1.同“掸(dǎn)”。 2.木刻彩印中的一种特殊技巧。在一块版面上刷色之后,再加一笔较浓的颜色。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撢-中華語文大辭典

撢掸1ㄉㄢˇdǎn用撢子或其他東西輕輕地拍打,以去掉塵土等。[例]~一~桌子。撢2ㄊㄢˋtàn〈書〉探索。同「探」。

撢-中華大字典

1、撢讀音:他紺切,音貪,勘韻。釋文:本作钐。《說文》:钐。探也。《段注》:周禮。~人掌~序王意以語天下。釋文曰。與探同。按許書則義同而各自爲字。
2、撢讀音:徒紺切,音潭,勘韻。釋文:探取也。見《集韻》。
3、撢讀音:徐心切,音尋,侵韻。釋文:修也。見《集韻》。
4、撢讀音:夷針切,音淫,侵韻。釋文:探也。見《集韻》。
5、撢讀音:徒感切,音萏,感韻。釋文:揞也。見《集韻》。
6、撢讀音:他含切,音貪,覃韻。釋文:同探。見《集韻》。
7、撢釋文:撢譌字。見《正字通》。
8、撣讀音:蕩旱切,音但,旱韻。釋文:提持也。見《說文》。《段注》:提持、猶懸持也〔按提持、集韻引作提荷〕。
9、撣讀音:唐干切,音壇,寒韻。釋文:
❶觸也。《玉篇》:太玄經云。遭逢並合。~繫其名。~、觸也。〔太玄玄數文、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曁說文段注朱注。引竝同。今本太玄多作互〕。
❷提也。見《廣雅釋詁》。《疏證》:說文。~。提持也。太玄盛次五云。提禍~~。~與提一聲之轉。釋器篇云。翝、謂之彈。翝之轉爲彈。猶提之轉爲~矣。《曹憲音壇》。
❸通彈。鼓絃也。見《洪武正韻》。
❹國名。《後漢西南夷傳》:~國西南通大秦。
❺~~。敬貌。《太玄盛》:何福滿肩。提禍~~。
 〔注〕:~~然、敬也。
10、撣讀音:徒案切,音憚,翰韻。釋文:觸也。見《集韻》。
 〔按吳祕太玄音義。或借爲憚。朱駿聲云。失之〕。
11、撣讀音:他干切,音灘,寒韻。釋文:持不堅也。見《集韻》。
12、撣讀音:時連切,音鋋,先韻。釋文:~援。牽引也。見《廣雅釋訓》。《疏證》:~之言蟬連。援之言援引。皆憂思相牽引之貌也。楚辭離騷。女蝂之嬋媛兮。王逸注云。嬋媛、猶牽引也。一作~援。
13、撣讀音:澄延切,音纏,先韻。釋文:
❶相纏不去也。太玄、提禍~~。見《集韻》。
 〔按此從王涯音。司馬注引王云。~音纏。亦取其相纏不去之象。注又云。陳~音丹。又徒丹切〕。
❷人名。《漢書宣帝紀》:匈奴日逐王先賢~。將人眾萬餘來降。
 〔注〕:鄭氏曰。~音纏束之纏。晉灼曰。音田。師古曰。鄭音是也。
14、撣讀音:亭年切,音田,先韻。釋文:
❶渚名。《山海經中山經》:靑要之山。南望~渚。
 〔注〕:水中小洲名渚。~音塡。
 〔按~渚。集韻、類篇、竝引作陼〕。
❷人名。漢匈奴日逐王先賢~。見《集韻》。《從晉灼音》。
15、撣讀音:旨善切,音顫,銑韻。釋文:排急也。見《集韻》。〔類篇作挑急〕。
16、探讀音:他含切,音貪,覃韻。他紺切,音僋,勘韻。釋文:
❶遠取之也。見《說文》。《段注》:~之言深也。易曰。~賾索隱。
❷伺也。《穀梁隱元年傳》:已~先君之邪志。〔今具言偵~窺~〕。
❸試也。《論語季氏》:見不善如~湯。
❹猶捉也。《淮南詮言》:必~籌而定分。
❺窮究也。《漢書淮南王安傳》:深~其獄。
❻通撢。見《周禮撢人釋文》。
❼通貪。見《後漢郭躬傳注》。
17、探讀音:時占切,音蟾,鹽韻。釋文:同撏。取也。見《集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ǎn

1、[撢择]dǎn zé

探寻选择。

2、[撢简]dǎn jiǎn

探讨。

3、[钩撢]gōu dǎn

钩稽探索。

4、[撢人]dǎn rén

古代官名。掌探取帝王旨意告诉国人。

5、[撢稽]dǎn jī

探索考证。

6、[撢掞]dǎn yàn

求取便利。

7、[撢持]dǎn chí

秉持;抱持。

8、[撢尘会]dǎn chén huì

清 代 北京 东岳庙 庙会的俗称。

9、[撢甩子]dǎn shuǎi zǐ

即撢子。

10、[撢啧索隐]dǎn zé suǒ yǐn

犹言探赜索隐。

11、[鸡毛撢子]jī máo dǎn zǐ

亦作“鸡毛掸子”。见“鸡毛掸子”。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撢的反义词 撢的近义词 撢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撢能组什么词
  • 撢能组什么词语
  • 撢可以组什么词
  • 撢可以组什么词语
  • 撢字可以组什么词
  • 撢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撢字能组什么词
  • 撢字能组什么词语
  • 撢字开头的成语
  • 撢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