撍
拼音
zǎn笔顺
一 亅 ㇀ 一 ㇄ 丿 𠄌 一 ㇄ 丿 乚 丨 𠃍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zǎn的字 拼音为zan的字基础解释
1.手动。2.执持。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撍-中華大字典1、撍讀音:子感切,音寁,感韻。釋文:
❶手動也。見《集韻》。
❷執持也。見《字彙》。
2、撍讀音:作紺切,篸去聲,勘韻。釋文:
❶手撼也。見《廣韻》。
❷同篸。綴也。見《集韻》。
3、撍讀音:祖含切,音篸,覃韻。釋文:
❶盡也。見《廣韻》。
❷疾也。見《集韻》。
❸通鐕。可以綴箸物者。一曰釘也。一曰綴衣。見《集韻》。
4、撍讀音:側吟切,音簪,侵韻。釋文:疾也。《易豫》:朋盍簪。《釋文》:京作~。
5、撍讀音:慈鹽切,音濳,鹽韻。釋文:摘也。見《集韻》。
6、篸讀音:疏簪切,音森,初簪切,音梫,侵韻。釋文:
❶~差也。見《說文》。《段注》:集韻。~差。竹皃。初簪切。又~、竹長皃。疏簪切。按木部槮木長皃。引槮差䓷菜。蓋物有長有短。則參差不齊。竹木皆然。今人作參差。古則从木从竹也。
❷竹長皃。見《集韻》。
❸洞簫也。《楚辭湘君》:吹~差兮誰思。
〔按~差通作參差〕。
7、篸讀音:緇岑切,音簪,侵韻。祖含切,音簪,覃韻。釋文:
❶兂或字。《集韻》:兂。說文、首笄也。或作~。
❷簪或字。《集韻》:簪。博雅、僚謂之簪。或从參。
8、篸讀音:作紺切,勘韻。釋文:綴也。見《集韻》。
9、鐕讀音:祖含切,音簪,覃韻。緇岑切,音先,侵韻。徂感切,音歜,感韻。釋文:
❶可㠯綴箸物者。見《說文》。《段注》:按今謂釘者皆是。
〔按玉篇云。無蓋釘〕。
❷棺釘也。《禮記喪大記》:君裏棺、用朱綠。用雜金~。大夫裏棺、用玄綠。用牛骨~。
❸綴衣也。見《集韻》。
❹磨也。見《廣雅釋詁》。
10、鐕釋文:譜譌字。見《正字通》。
11、鐕釋文:譜譌字。見《字彙》。
12、揝釋文:撍或字。見《集韻》。
撍
【卯集中】【手字部】 撍
★【唐韻】【集韻】【韻會】𠀤子感切,音昝。手動也。或作揝。
★又作紺切,篸去聲。義同
◎又掇也。
★又【唐韻】【韻會】作含切【集韻】祖含切,𠀤音篸。盡也。
★又【唐韻】側吟切【集韻】【韻會】緇岑切,𠀤音簪。疾也。【京房易豫卦】朋盍撍。今文作簪。【註】速也。
★又【集韻】慈鹽切【韻會】昨鹽切,𠀤音潛。摘也。本作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