掎
拼音
jǐ笔顺
一 亅 ㇀ 一 丿 丶 一 丨 𠃍 一 亅同音字
拼音为jǐ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1.拉住;拖住。引申为牵制。 2.通“倚(yǐ)”。支撑。详细解释
[从旁或从后]用力拉住,拖住
掎,偏引也。从手,奇声。——《说文》
伐木掎矣。——《诗·小雅·小弁》
诸戎掎之。——《左传·襄公十四年》。疏:“言戾其足也。”
掎止晏莱焉。——《国语·鲁语》。注:“从后曰掎。”
躬掎禄曰。——《汉书·息夫躬传》。注:“从后引之也。”
昔秦失其鹿, 刘季遂而掎之。——《汉书·叙传》
又如:掎汩(犹牵动);掎拔(提引而出;挺拔);掎鹿(拉着鹿);掎裳连袂(牵裙连袖)
发射
机不虚掎。——班固《西都赋》
牵制,拖住使不能自由行动 。
如:掎角(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掎掣(牵制);掎挈(牵制)
指摘
孔子西行不到 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韩愈《古鼓歌》
又如:掎挈(掎契。指摘);掎夺(指摘摈弃)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掎-中華語文大辭典掎ㄐ丨ˇjǐ1.〈書〉拖住;抓住。[例]~其小瑕,忘其大美(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一》)。2.〈書〉牽制。
掎-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掎手811ㄐㄧˇjǐ動①從後或從旁拉住。《說文解字.手部》:「掎,偏引也。」《漢書.卷一〇〇.敘傳上》:「昔秦失其鹿,劉季逐而掎之。」②牽制。《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大軍汎黃河而角其前,荊州下宛葉而掎其後。」《北史.卷九.周太祖文帝本紀》:「賊掎吾三面,又造橋,示欲必度。」③抓住、掌握住。《荀子.議兵》:「掎契司詐,權謀傾覆,未免盜兵也。」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一》:「掎其小瑕,忘其大美。」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ǐ
1、[掎擿]jǐ tī
指摘,挑剔。
2、[掎遮]jǐ zhē
犹扼守。
3、[掎蹠]jǐ zhí
强引为依据。
4、[掎龁]jǐ hé
中伤;倾轧。
5、[掎挈]jǐ qiè
1.亦作“掎契”。指摘。 2.牵制。
6、[掎鹿]jǐ lù
1.拉着鹿。 2.犹逐鹿。喻群雄争夺天下。
7、[掎契]jǐ qì
见“掎挈”。
8、[劫掎]jié jǐ
形容琴音飞扬高昂。
9、[掎拔]jǐ bá
提引而出;挺拔。
10、[虚掎]xū jǐ
犹虚发。射不中。
11、[掎汩]jǐ gǔ
犹牵动。
12、[抵掎]dǐ jǐ
1.排挤攻击。 2.抵制。
13、[掎止]jǐ zhǐ
从后截获。
14、[交掎]jiāo jǐ
即交椅。
15、[掎跖]jǐ zhí
强引为依据。
16、[角掎]jiǎo jǐ
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 人角之,诸戎掎之,与 晋 踣之。”孔颖达 疏:“角之谓执其角也,掎之言戾其足也。”执其角,拖其足。后以“角掎”比喻前后夹击。宋 喻汝砺《八阵图》诗:“马隆 三千相角掎,西羗 茸茸落牙觜。”
17、[掎夺]jǐ duó
指摘摈弃。
18、[掎扢]jǐ gǔ
中伤;倾轧。
19、[掎掣]jǐ chè
牵制。
20、[掎摭]jǐ zhí
1.指摘掎摭利弊。
21、[掎角之势]jǐ jiǎo zhī shì
比喻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戎何以不免?” 掎角:指拉住腿,抓住角。
22、[掎裳连襼]jǐ shang lián yì
牵裙连袖。形容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