捒
拼音
shù笔顺
一 亅 ㇀ 一 丨 𠃍 一 丨 丿 ㇏同音字
拼音为shù的字 拼音为shu的字基础解释
1.装束。2.古同“束”,束缚。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捒-中華大字典1、捒讀音:筍勇切,音悚,腫韻。釋文:
❶同竦。敬也。見《集韻》。
❷上也。見《集韻》。
2、捒讀音:所據切,疏去聲御韻。雙遇切,音數,遇韻。釋文:裝也。見《集韻》。
3、捒讀音:輸玉切,音束,沃韻。釋文:同束。縛也。見《集韻》。
4、捒讀音:先侯切,漱平聲,尤韻。釋文:同詇。取也。見《集韻》。
5、束讀音:輸玉切,音㑛,沃韻。釋文:
❶縛也。从口木。見《說文束部》。《段注》:口音韋。回也。詩言~薪、~楚、~蒲、皆口木也。
❷促也。相促近也。見《釋名釋言語》。
❸絆之也。《左襄二十八年傳》:士皆釋甲~馬。
❹整結之也。《儀禮大射儀》:~反位。
❺聚也。《漢書食貨志》:布於布。~於帛。
❻帛也。《管子君臣》:~布之罰。
❼十端爲~。《儀禮士冠禮》:~帛儷皮。
〔按管子治國。春糴以~。注。十疋。左襄十九年傳。賄荀偃~錦。注。五匹爲~。穆天子傳。勞用~帛。注。五兩爲一~。周禮大宗伯注。~帛而表以皮爲之飾。疏。~者十端。每端丈八尺。皆兩端合卷總爲五匹。儀禮聘禮疏。幣帛錦十卷者皆名~。說歧存參〕。
❽五十矢爲~。《詩泮水》:~矢其搜。
❾~脩。十脡脯也。《論語述而》:自行~脩以上。
〔又〕:~帶修飾也。見《論語孔注》。
〔又〕:謂年十五以上也。見《論語鄭注》。
〔又〕:謂謹飭脩潔也。見《後漢劉般傳注》。
❿~縛。謂自潔淸如拘執也。《後漢仲長統傳》:棄放逸而赴~縛。
⓫窘~。迫縮也。〔謝枋得詩〕:筆端不窘~。
⓬姓也。《姓氏書校勘記》:漢疏廣曾孫孟避王莽難。去疎之足爲~氏。
6、束讀音:春遇切,音戍,遇韻。釋文:約也。《史記高帝紀》:待諸侯至定要~耳。
7、竦讀音:簡勇切,音悚,腫韻。釋文:
❶敬也。从立从束。束、自申束也。見《說文》。
❷懼也。《詩長發》:不戁不~。
❸上也。見《廣雅釋詁》。
❹動也。《文選木華賦》:莫振莫~。
❺從也。體支皆引從也。見《釋名釋姿容》。
❻驚也。《漢書李廣傳》:故怒形則千里~。
❼跳也。見《廣雅釋詁》。《疏證》:~之言~踊也。
❽立也。《文選張衡賦》:逼天訬以~峙。
❾執也。《楚辭少司命》:~長劒兮擁幼艾。
❿企待也。《漢書東方朔傳》:寡人將~意而覽焉。
⓫企望也。《漢書韓王信傳》:~而望歸。
〔注〕:~謂引領舉足也。
⓬勸也。《漢書揚雄傳》:嗣輿~戎。《文選李善注》:方言曰。西漢之閒相勸、曰聳。~與聳古字通。
⓭~斯。鳥名。《山海經北山經》:灌題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雌雉而人面。見人則躍。名曰~斯。其鳴自呼也。
捒
【卯集中】【手字部】 捒
★【集韻】【韻會】𠀤筍勇切,同竦。敬也。一曰上也
◎又動也。本作𢱠。
★又【唐韻】【集韻】𠀤所據切,音疏。裝也。
★又【唐韻】色句切【集韻】【韻會】雙遇切,𠀤音數
★又【集韻】舂遇切,輸去聲。義𠀤同。
★又【集韻】【韻會】𠀤輸玉切。與束同。縛也。
★又【集韻】先侯切,漱平聲。取也。與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