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zhèn

笔顺

丿 𠄌 丿

同音字

拼音为zhèn的字 拼音为zhen的字

基础解释

1.摇动;挥动:~翅。~笔疾书。 2.振动:共~。谐~。~幅。 3.奋起;振作:~奋。~起精神来。听说比赛开始,观众精神一~。 4.姓。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2. 同本义

    振,举救也。——《说文》

    振,救也。——《小尔雅·广言》

    三曰振穷。——《周礼·大司徒》

    踣弊不振。——《国语·周语》

    君子以振民育德。——《易·蛊》。

    又如:振恤(赈济);振贷(赈济);振业(救济之使有产业);振穷(救助困穷的人)

  3. 挽救;救治

    智困于内而政乱于外,则忘不可振也。——《韩非子·五蠹》。

    又如:振理(救治);振除(救治)

  4. 抖动;摇动

    振,动也。——《广雅·释诂一》

    举若振槁。——《史记·礼书》

    蛰虫始振。——《礼记·月令》

    六月莎鸡振羽。——《诗·豳风·七月》

    果敢而振。——《荀子·荣辱》

    必振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迁我如振落叶。——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振衣裳。——清· 方苞《左宗毅公逸事》

  5. 。又如:振玉(美玉受撞击震动的声音);振讯(抖动);振掉(动摇;震动);振董(振动);振落(谓叶将枯而震之使落);振摆(抖动)

  6. 举起;挥动

    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

    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李陵《答苏武书》。

    又如:振羽(鼓翅);振豪(竖起的细毛)

  7. 通“震”。震憾;震惊

    被抑枉而自诬,事无苦而振慑者,怯人也。——《抱朴子·行品》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后汉书·张衡传》

  8. 振声激扬。

    振之以威怒。——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振主(臣下震动君主);振色(震怒变色);振怒(震怒);振恐(震惊;恐惧);振悚(震惊)

  9. 整治,整顿 [reorganize]

    班师振旅。——《书·大禹谟》。

    又如:振兵(整顿部队);振旅(整顿部队);振饬(整顿);振举(整顿恢复);振核(整顿考核);振容(整容);振饰(整理修饰)

  10. 振作;奋起

    蹶而不复振。——宋· 苏轼《教战守》。

    又如:振顿(振作);振举(振作;整顿);振矜(振作;自尊);振起(兴起;奋起)

  11. 消除

    贤者死忠以振疑,百姓寓焉。——《管子》。

    又如:振耻(除去耻辱);振蛊(清除积弊)

  12. 发出;生长

    木体实而花萼振。——刘勰《文心雕龙》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振振-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振振㈡ㄓㄣˋ ㄓㄣˋzhèn zhèn鳥群飛的樣子。《詩經.魯頌.有駜》:「振振鷺,鷺于下。」振振㈡ㄓㄣ ㄓㄣzhēn zhēn①仁厚的樣子。《詩經.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唐.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廟碑〉:「振振薛公,惟德之造。」②美盛的樣子。《詩經.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左傳.僖公五年》:「均服振振,取虢之旂。」

振振-辞源3

【振振】㊀鳥羣飛貌。詩 魯頌 有駜:“振振鷺,鷺于下。”傳:“振振,羣飛貌。”㊁高亢貌。公羊傳 僖九年:“葵丘之會,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國。震之者何?猶曰振振然。”注:“亢陽之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èn

1、[振动]zhèn dòng

指机械振动。物体沿直线或曲线并经过其平衡位置所作的往复运动。如钟摆、弦线、音叉等的运动。

2、[振奋人心]zhèn fèn rén xīn

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3、[振兴]zhèn xīng

大力发展,使兴盛起来:~工业。~中华。

4、[振作]zhèn zuò

精神旺盛,情绪饱满;使精神旺盛,情绪饱满:~有为。~精神。

5、[共振]gòng zhèn

也叫谐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其中一个发生振动时,另一个被引起振动,这种现象叫做共振。在声学中也叫共鸣。

6、[为之一振]wèi zhī yī zhèn

因此而振奋起来。

7、[振臂高呼]zhèn bì gāo hū

暂未释义

8、[振奋]zhèn fèn

1.(精神)振作奋发:人人~,个个当先。 2.使振奋:~人心。

9、[提振]tí zhèn

提倡,倡导。

10、[振幅]zhèn fú

也叫波幅。在振动过程中振动的物理量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值。如振动弹簧的最大伸长、交变电流的最大电流强度等。

11、[振荡]zhèn dàng

1.振动。 2.指电的振动。是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随时间作周期性重复变化的过程。振荡电流(电压)即交变电流(电压)。

12、[谐振]xié zhèn

无线电接收机中调谐回路的振荡频率与无线电发射台的振荡频率相同时,接收机就可以收到发射台的无线电波,这种现象叫做谐振。

13、[振翅]zhèn chì

鼓翼扑打,尤指扑打翅膀。

14、[偏振]piān zhèn

横波的振动矢量(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偏于某些方向的现象。纵波只沿着波的方向振动,所以没有偏振。

15、[振臂]zhèn bì

挥动胳膊,表示奋发或激昂:~高呼。~一呼,应者云集。

16、[振铎]zhèn duó

1.摇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振铎以警众。铎,有舌的大铃。 2.谓从事教职。

17、[振业]zhèn yè

1.谓救济之使有产业。 2.治业。

18、[颤振]chàn zhèn

弹性结构在均匀气(或液)流中受到空气(或液体)动力、弹性力和惯性力的耦合作用而发生的大幅度振动,它是气功弹性力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19、[热振]rè zhèn

二材料表面处理后的一种检验方法。

20、[振恤]zhèn xù

1.见“振恤”。 2.亦作“振卹”。赈济。

21、[宣振]xuān zhèn

宣扬和振作。

22、[振扬]zhèn yáng

显扬;兴起。

23、[振淹]zhèn yān

起用久被废黜的贤者。

24、[颖振]yǐng zhèn

穗芒挺立貌。比喻卓然秀出。

25、[振栗]zhèn lì

颤抖。

26、[凤振]fèng zhèn

凤凰飞翔。比喻人奋发有为。

27、[振恐]zhèn kǒng

1.因受惊而恐慌害怕。 2.秦舞阳色变振恐。--《战国策.燕策》

28、[振慄]zhèn lì

颤抖。《素问·至真要大论》:“心痛鬱冒,不知人,迺洒浙恶寒,振慄譫妄。”《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於是遂斩 庄贾 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慄。”汉 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下》:“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

29、[振蛊]zhèn gǔ

谓清除积弊。

30、[振寒]zhèn hán

振寒一词最早见于《素问》,记发冷时颤抖的症状。

31、[振迅]zhèn xùn

见“振讯”。

32、[振颤]zhèn chàn

快速振动、摆动、颤动或搏动的。

33、[振除]zhèn chú

救治。《左传·昭公十八年》:“郑 子产 为火故,大为社,祓禳於四方,振除火灾,礼也。”杨伯峻 注:“振除犹言救治。”

34、[振耻]zhèn chǐ

除去耻辱。

35、[振厉]zhèn lì

1.凌厉;迅猛。三国 魏 阮籍《东平赋》:“云电相干,长风振厉,萧条太原。”唐 牛僧孺《玄怪录·岑顺》:“俄然鼓角四起,声愈振厉。”清 周亮工《书影》卷七:“国势尊隆,兵威振厉。” 2.亦作“振励”。奋勉;振作。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精择一人之沉鷙有谋,开豁无他者,委以 荆 襄 之任,宽其文法,听其废置,抚摩振厉,于三数年之间,则国家之势成矣。”明 张居正《请谕戒边臣疏》:“亦以见皇上临御之初,留心边事,盖鼓舞振励之一机也。”清 吴敏树《与朱伯韩书》:“是以区区思自振励,将尽披其愚陋而求简择焉。”《“五四”爱国运动资料·青岛潮附录一》:“蔡先生 文章道德,中外推崇,自长大学,全国学界,始有发皇振厉之气。”

36、[麟振]lín zhèn

像麒麟那样振奋。

37、[奋振]fèn zhèn

1.扬起。 2.振奋。

38、[振职]zhèn zhí

称职。

39、[振董]zhèn dǒng

振动。古代九拜之一。参见“振动”。

40、[振敬]zhèn jìng

恭敬。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振的反义词 振的近义词 振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振能组什么词
  • 振能组什么词语
  • 振可以组什么词
  • 振可以组什么词语
  • 振字可以组什么词
  • 振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振字能组什么词
  • 振字能组什么词语
  • 振字开头的成语
  • 振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