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笔顺

丿 𠃌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jū的字 拼音为ju的字

基础解释

1.逮捕或扣押。2.限,限制。3.固执,不变通。

详细解释

〈动〉

  1. (会意。从手,从句,句亦声。本义:拘留,拘禁)

  2. 同本义

    拘,止也。——《说文》

    艮为拘随物系之。——《易·说卦》传

    拘系之乃从。——《易·随》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狎徐君,拘 齐庆封。——《韩非子·十过》

    又如:拘证(缉拿审问);拘刷(通缉;拘捕);拘究(拘留审察);拘制(拘禁,系缚); 拘责(拘留责罚);拘闭(拘禁,扣押)

  3. 束缚;限制

    使人拘而多畏。——《汉书·司马迁传》

    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荀子·宥坐》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庄子·秋水》

    拘,犹限也。——《后汉书·王霸传》注

    而不肖者拘焉。——《淮南子·泛论》。注:“犹检也。”

    又如:拘紧(约束、束缚得紧);拘管(管教约束);拘逼(束缚,强迫);拘定(限定);拘卷(拘倦。约束,不自在);拘虚(受限于居所)

  4. 拘守;拘泥于

    不拘于时。——唐· 韩愈《师说》

    拘以定月。——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如:拘文牵墨(拘泥于文章教化,或受文章束缚);拘文牵义(拘泥于字义、文义)

  6. 抽搐

    筋肉拘苛。——《素问·至真要大论》

    拘挛犹拘束也。——《后汉书·曹褒传》注

    又如:拘苛(抽搐;痉挛);拘急(因感受风寒而身体痉挛、抽搐);拘拳(拘挛拳曲。引申为受束缚而不自由);拘缀(痉挛)

  7. 通“钩( gōu)”。钩取,探取

    不荣通,不醜穷;不拘一穷,是圣人之辩者也。——《庄子·天地》

  8. 通“痀”。曲,痉挛;痀偻,曲背

    夫指之拘也,莫不求伸也。——《淮南子·泰族》

1. 拘 [jū]

拘 [jū]

〈动〉

  1. (会意。从手,从句,句亦声。本义:拘留,拘禁)

  2. 同本义

    拘,止也。——《说文》

    艮为拘随物系之。——《易·说卦》传

    拘系之乃从。——《易·随》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狎徐君,拘 齐庆封。——《韩非子·十过》

    又如:拘证(缉拿审问);拘刷(通缉;拘捕);拘究(拘留审察);拘制(拘禁,系缚); 拘责(拘留责罚);拘闭(拘禁,扣押)

  3. 束缚;限制

    使人拘而多畏。——《汉书·司马迁传》

    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荀子·宥坐》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庄子·秋水》

    拘,犹限也。——《后汉书·王霸传》注

    而不肖者拘焉。——《淮南子·泛论》。注:“犹检也。”

    又如:拘紧(约束、束缚得紧);拘管(管教约束);拘逼(束缚,强迫);拘定(限定);拘卷(拘倦。约束,不自在);拘虚(受限于居所)

  4. 拘守;拘泥于

    不拘于时。——唐· 韩愈《师说》

    拘以定月。——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如:拘文牵墨(拘泥于文章教化,或受文章束缚);拘文牵义(拘泥于字义、文义)

  6. 抽搐

    筋肉拘苛。——《素问·至真要大论》

    拘挛犹拘束也。——《后汉书·曹褒传》注

    又如:拘苛(抽搐;痉挛);拘急(因感受风寒而身体痉挛、抽搐);拘拳(拘挛拳曲。引申为受束缚而不自由);拘缀(痉挛)

  7. 通“钩( gōu)”。钩取,探取

    不荣通,不醜穷;不拘一穷,是圣人之辩者也。——《庄子·天地》

  8. 通“痀”。曲,痉挛;痀偻,曲背

    夫指之拘也,莫不求伸也。——《淮南子·泰族》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拘拘-汉语大词典

拘拘(I)1.拘挛不伸貌。一说美好貌。
●《庄子·大宗师》:“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成玄英疏:“拘拘,挛缩不申之貌也。”
●陆德明释文:“拘拘,郭音驹,司马云‘体拘挛也’;王云‘不申也’。”
●《淮南子·精神训》:“造化者其以我为此拘拘。”
高诱注:“拘拘,好貌。”
●清史梦兰《叠雅》卷六:“拘拘,美好也。”
2.拘泥貌。
●唐柳宗元《与杨诲之第二书》:“今子曰:‘我不能翦翦拘拘,以同世取荣。’吾岂教子为翦翦拘拘哉!”
●宋文天祥《己未上皇帝书》:“今何如时,尚拘拘孑孑于资格之末!”
●元吴澄《送人游武昌》诗:“丈夫落落志四海,俗士拘拘守一途。”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九章一:“且迁(司马迁)之采用诸书,并不拘拘于采用原文。有古文不可通于今者,则改之。”
3.自适貌。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禽》:“孔雀生高山乔木之上,人探其雏育之,喜卧沙中,以沙自浴,拘拘自适。”
4.跳动貌。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把不定心中拘拘地跳,眼睁得七角八角,两个将军近不得其脚。”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二摺:“盼家门咫尺似天遥,好教我这会儿心焦,按不住小鹿儿拘拘地跳,端的是最难熬。”
拘拘(II)勤劳貌。
●唐陆龟蒙《祝牛宫辞》:“老农拘拘,度地不亩。东西几得,七举其武。”

拘拘-辞源3

【拘₂拘₂】拳曲不伸。莊子 大宗師:“夫造物者,將以予爲此拘拘也。”釋文引 司馬彪云:“體拘攣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拘束]jū shù

1.对人的言语行动加以不必要的限制;过分约束:不要~孩子的正当活动。 2.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她见了生人,显得有点~。

2、[不拘一格]bù jū yī gé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文艺创作要~,体裁可以多样化。

3、[拘谨]jū jǐn

(言语、行动)过分谨慎;拘束:他是个~的人,从不和人随便谈笑。

4、[拘留]jū liú

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拘留的法定情形有:(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在逃的;(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的;(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5、[拘捕]jū bǔ

逮捕。

6、[刑拘]xíng jū

刑事拘留的简称。

7、[拘役]jū yì

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8、[拘泥]jū nì

1.固执;不知变通:~成说。 2.拘束;不自然:~不安。

9、[不拘]bù jū

1.不拘泥;不计较;不限制:~一格。~小节。字数~。长短~。 2.不论:~他是什么人,都不能违反法律。

10、[拘禁]jū jìn

把被逮捕的人暂时关起来。

11、[拘押]jū yā

拘禁。

12、[拘传]jū chuán

人民法院强制被传唤人到庭参加诉讼的一种特殊方法。适用于必须到庭的民事被告,经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者。与刑事诉讼拘传不同,后者是司法机关强制刑事被告人到指定的场所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

13、[拘挛]jū luán

拘挛儿〈动〉冻僵,屈伸不灵。

14、[拘礼]jū lǐ

拘于礼节:熟不~。

15、[拘执]jū zhí

拘泥固执。

16、[拘滞]jū zhì

拘泥呆板。

17、[拘儒]jū rú

1.固执守旧、目光短浅的儒生。 2.褊狭。

18、[拘致]jū zhì

约束引导。

19、[拘引]jū yǐn

犹拘捕。

20、[拘讯]jū xùn

逮捕审讯。

21、[拘民]jū mín

被拘押的人。

22、[认拘]rèn jū

谓认准后拘捕。

23、[拘拿]jū ná

逮捕;捉拿。

24、[拘胁]jū xié

胁制。

25、[例拘]lì jū

拘于陈例。

26、[倨拘]jù jū

见“倨句”。

27、[拘钳]jū qián

见“拘箝”。

28、[拘维]jū wéi

束缚。

29、[拘括]jū kuò

搜括;搜捕。

30、[拘制]jū zhì

1.拘禁;系缚。汉 焦赣《易林·讼之巽》:“执囚束缚,拘制於吏。”《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詔吏人遭饥乱及为 青 徐 贼所略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听之。敢拘制不还,以卖人法从事。”三国 魏 阮籍《猕猴赋》:“婴徽纆以拘制兮,顾西山而长吟。”宋 吴淑《江淮异人录·耿先生》:“而明於道术,能拘制鬼魅。” 2.一种伤骨科医疗方法。捆缚身体的某一部位,使它得到固定。《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器具总论》:“以竹片作圈,较膝盖稍大些须,再用竹片四根,以麻綫紧缚圈上,作四足之形,将白布条通缠於竹圈及四足之上。用於膝盖,虽拘制而不致痛苦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手法总论》:“较之以器具从事於拘制者,相去甚远矣。” 3.犹拘守。《宋书·颜竣传》:“夷狄之欲侵暴,正苦力之不足耳,未尝拘制信义,用輟其谋。” 4.牵制。宋 叶适《纪纲一》:“其所以皆自立於窘匱衰乱之餘不可动摇者,岂非其分人以地,任人以兵,功有所望,罪有所归,截然自用而不相拘制哉?” 5.管束。《天雨花》第三回:“若不严紧来拘制,怎能上进得成人。”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嗟彼羣黎,岂无知觉,始稍受其驾驭,继乃苦其拘制,所以二十年前羣起叛之,遂迎 义王 入都 罗马 也。”

31、[拘弭]jū mǐ

即 拘弥。古代西域诸城国之一。

32、[拘碍]jū ài

见“拘阂”。

33、[拘絏]jū xiè

亦作“拘紲”。拘禁,囚禁。《隶释·汉巴郡太守张纳碑》:“刑无斧鉞之周,犴无拘紲之人。”唐 顾况《露青竹杖歌》:“市头格是无人别,江海贱臣不拘絏。”

34、[株拘]zhū jū

亦作“株驹”。亦作“株枸”。枯树根。

35、[拘耆]jū qí

梵语。鸟名。产于 印度。

36、[拘蔽]jū bì

拘泥片面;局限遮蔽。

37、[拘定]jū dìng

限定。《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从来説入土为安,为何要拘定三年?”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放告》:“凡告期,必以三六九日为定,或谓州县非宪司比,不宜拘定日期,民有疾痛呼号,岂能刻待!”《华盖集·通讯一》附 徐炳昶《致鲁迅》:“我说你又何必拘定十一二万字才出,有七八万就出七八万,即使再少一点,也未尝不可。”

38、[枝拘]zhī jū

1.附着于枝。 2.喻拘困。

39、[拘指]jū zhǐ

拱手。两手弯转,合抱致敬。

40、[拘梗]jū gěng

阻梗,阻碍。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拘的反义词 拘的近义词 拘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拘能组什么词
  • 拘能组什么词语
  • 拘可以组什么词
  • 拘可以组什么词语
  • 拘字可以组什么词
  • 拘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拘字能组什么词
  • 拘字能组什么词语
  • 拘字开头的成语
  • 拘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