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字催科
拼音
fǔ zì cuī kē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fǔ的字 拼音为zì的字 拼音为cuī的字 拼音为kē的字 拼音为fu的字 拼音为zi的字 拼音为cui的字 拼音为ke的字基础解释
唐 韩愈《顺宗实录四》:“﹝ 阳城 ﹞出为 道州 刺史……一不以簿书介意,税赋不登,观察使数誚让。上考功第,城 自署第曰:‘抚字心劳,徵科政拙,考下下。’”后以“抚字催科”指地方官吏的治政。详细解释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阳城 ﹞出为 道州 刺史……一不以簿书介意,税赋不登,观察使数誚让。上考功第, 城 自署第曰:‘抚字心劳,徵科政拙,考下下。’”后以“抚字催科”指地方官吏的治政。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愧的是署中考不曾居下, 阳城 事终须让他。念抚字催科,难分高亚。”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观其颇有声名、素称才能之员,一一考其实迹。有差委奔走之事则长于办理,而抚字催科无一可取者;有长于吏治而疏于出纳,以致钱粮亏空者。”
按字解释
抚字:谓对百姓的安抚体恤。
催科:催收租税。租税有科条法规,故称。
词典解释
抚字催科-汉语大词典抚字催科唐韩愈《顺宗实录四》:“﹝阳城﹞出为道州刺史……一不以簿书介意,税赋不登,观察使数诮让。上考功第,城自署第曰:‘抚字心劳,征科政拙,考下下。’”后以“抚字催科”指地方官吏的治政。
●清李渔《慎鸾交·谲讽》:“愧的是署中考不曾居下,阳城事终须让他。念抚字催科,难分高亚。”
●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观其颇有声名、素称才能之员,一一考其实迹。有差委奔走之事则长于办理,而抚字催科无一可取者;有长于吏治而疏于出纳,以致钱粮亏空者。”
出处
引证
唐-韩愈--《顺宗实录四》:愧的是署中考不曾居下,阳城事终须让他。念抚字催科,难分高亚。
近代-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观其颇有声名、素称才能之员,一一考其实迹。有差委奔走之事则长于办理,而抚字催科无一可取者;有长于吏治而疏于出纳,以致钱粮亏空者。
故事
唐-韩愈--《顺宗实录四》:愧的是署中考不曾居下,阳城事终须让他。念抚字催科,难分高亚。
近代-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观其颇有声名、素称才能之员,一一考其实迹。有差委奔走之事则长于办理,而抚字催科无一可取者;有长于吏治而疏于出纳,以致钱粮亏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