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cuī

笔顺

丿 丿
左窄右宽。“亻”撇画长短、斜度适中,竖画正直。“崔”上小下大。“山”中竖稍长,边竖带斜,横画平行均匀,左竖宜长,右竖正对上点。

同音字

拼音为cuī的字 拼音为cui的字

基础解释

1.叫人赶快行动或做某事:图书馆来信,~他还书。 2.使事物的产生和变化加快:~生。~眠。~肥。 3.姓。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人,崔声。本义:催促,促使) 同本义

    交徧催我。——《诗·邶风·室人》

    鸿仪催零金。——《侯成碑》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又如:催比(催征);催并(催促;催逼);催迸(同“催并”);催科(催租;亦指催缴钱粮的小吏);催命鬼(催人早死的鬼使);催索(催讨,催着要)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催-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催人1113ㄘㄨㄟcuī動促使行動開始,或加速進行。如:「催生」、「時間到了,催他上車。」《文選.李密.陳情表》:「郡縣逼迫,催臣上道。」

催-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催cuī
①动叫人赶快行动或做某事:图书馆来信,~他还书。
②使事物的产生和变化加快:~生|~眠|~肥。
③(Cuī)名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uī

1、[催促]cuī cù

对人进行督促,使行动加快。

2、[催人泪下]cuī rén lèi xià

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3、[催讨]cuī tǎo

催人归还(债款、实物等)。

4、[催眠]cuī mián

对人或动物用刺激视觉、听觉或触觉来引起睡眠状态,对人还可以用言语的暗示引起。

5、[悲催]bēi cuī

目前网络上流行“悲催”一词,起源于先秦丧服文化。

6、[催生]cuī shēng

催产。

7、[催命]cuī mìng

催人去死。比喻不顾一切地紧紧催促(含反感情绪)。

8、[催化]cuī huà

促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发生改变。

9、[催熟]cuī shú

1.用物理、化学等方法促使植物果实加快成熟。 2.指使人或事物过早地成熟。

10、[催产]cuī chǎn

1.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母体的子宫收缩,促使胎儿产出。 2.促使事物发生或形成: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也说催生。

11、[催告]cuī gào

催告cui gao,汉语词语,指债权人或其代理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意思通知。

12、[催奶]cuī nǎi

用药品或食物使产妇分泌出乳汁。

13、[催芽]cuī yá

1.采取措施使种子、薯块、枝条等提前发芽 2.用温水浸泡、药剂处理等方法,使种子、薯块等提前发芽。

14、[催情]cuī qíng

用人工方法促进母畜发情、排卵及鱼类性腺成熟。催情可使母畜及时配种,减少空怀和不孕,提高畜群的繁殖率。也能使亲鱼自然产卵或获得成熟卵子和精子,以进行人工繁殖。

15、[催肥]cuī féi

育肥。

16、[催发]cuī fā

促使发生或产生:~创作灵感。

17、[催逼]cuī bī

催促逼迫:~还债。

18、[催迫]cuī pò

催逼。

19、[催谷]cuī gǔ

推动、协助、加强。

20、[催趱]cuī zǎn

1.亦作“催儹”。催赶,督促。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我今亲身直至 絳州,催趲军马,走一遭去。”《水浒传》第四七回:“比及杀到 独龙冈 上,是黄昏时分,宋江 催趲前军打庄。”《儒林外史》第八回:“适值 江西 寧王 反乱,各路戒严,朝廷就把他推陞了 南赣道,催趲军需。”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催徵》:“平时催儹,逢限稽查。” 2.谓德业修养上努力前进。宋 朱熹《答王子合书》之十七:“后来自觉如此含胡,恐误朋友,方着力催儹功夫。” 3.清 代漕运,沿途地方官皆有督同催运责任,谓之趲重催空,省称催趲。《清会典事例·户部·漕运》:“康熙 元年题准,淮 北 淮 南沿河镇道将领等官,均有趲重催空之责。漕船入境,各按汛地,立即驱行,毋使停滞。如催趲不严,以致粮船停泊及纵军登岸生事,听所在督抚题参。”

21、[碎催]suì cuī

方言。打杂的。老舍《骆驼祥子》十三:“大家都觉得 祥子 是 刘 家的走狗,死命的巴结,任劳任怨的当碎催。”林海音《城南旧事·惠安馆传奇》:“想当年,陈 家二老爷上京来考举,还带着小碎催伺候笔墨呢!”

22、[传催]chuán cuī

传令催促。

23、[催迸]cuī bèng

见“催併”。

24、[催青]cuī qīng

蚕卵在孵化前一、二天呈青色,故用加温办法促使蚕卵孵化谓之催青。

25、[滚催]gǔn cuī

谓按限定时日依次催纳钱粮。《清会典事例·户部·催科》:“﹝ 康熙 ﹞三十九年题准:徵粮设立滚单,於纳户名下,註明田亩若干,该银米若干,春应完若干,秋应完若干。分作十限,每限应完若干,给发甲内首名,挨次滚催,令民遵照部例。”参见“滚单”。

26、[攒催]zǎn cuī

1.同“儹催”。 2.督责催促。

27、[催征]cuī zhēng

催促征收田赋租税。

28、[催徵]cuī zhēng

催促征收田赋租税。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岭南道十二·智州》:“管 文、兰、镇寧、抚水 等四州最偏僻远者。所入赋租,宜州 差人去催徵。”《明史·食货志二》:“既而諭德 顾鼎臣 上钱粮积弊四事:一曰察理田粮旧额……二曰催徵岁办钱粮。”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总论》:“夫有司之职,大要钱穀为重。而钱穀之重祗在催徵、比较、拆贮、解给与漕项收兑数者而已。”

29、[催攒]cuī zǎn

见“催趲”。

30、[总催]zǒng cuī

旧时总管催征钱粮的乡里职役。里长负责催征钱粮;里甲的总催,则由里长排年轮值。清 吴嘉纪《海潮叹》诗:“歛钱堕泪送总催,代往运司陈此情。总催醉饱入官舍,身作难民泣阶下。”参阅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佥粮里》。

31、[催切]cuī qiē

催迫。

32、[催头]cuī tóu

见“催首”。

33、[催督]cuī dū

催促,督促。《三国志·蜀志·李严传》:“九年春,亮 军 祁山,平 催督运事。”《南史·邓元起传》:“元起 曰:‘朝廷万里,军不卒至,若寇贼浸淫,方须扑讨,董督之任,非我而谁?何事忽忽,便相催督。’”清 柴绍炳《苦妇弃儿叹》诗:“侵晨起催督,前驱散军门。散军在须臾,逼迫恶容辞。”

34、[催首]cuī shǒu

亦称“催头”。封建社会中官府指定摧征钱粮的人。倘不能催促欠户如限缴清,催首要受追比,因此而家破人亡者,亦所在多有。

35、[催税]cuī shuì

催缴租税。宋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之二九:“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於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36、[饬催]chì cuī

饬令催促。

37、[迫催]pò cuī

催逼,催促。

38、[催科]cuī kē

催收租税。租税有科条法规,故称。

39、[催并]cuī bìng

亦作“催迸”。催促。

40、[查催]zhā cuī

检查督催。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催的反义词 催的近义词 催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催能组什么词
  • 催能组什么词语
  • 催可以组什么词
  • 催可以组什么词语
  • 催字可以组什么词
  • 催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催字能组什么词
  • 催字能组什么词语
  • 催字开头的成语
  • 催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