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龙鳞
拼音
pī lóng lí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pī的字 拼音为lóng的字 拼音为lín的字 拼音为pi的字 拼音为long的字 拼音为lin的字基础解释
同“批逆鳞”。《剪灯新话·令狐生冥梦录》:“今蒙责其罪名,逼其状伏,批龙鳞,探龙頷,岂敢求生;料虎头,编虎鬚,固知受祸。”清 朱彝尊《兴化李先生清寿诗》:“掖垣竹埤歷八舍,抗疏岂惮批龙鳞。”详细解释
同“ 批逆鳞 ”。《剪灯新话·令狐生冥梦录》:“今蒙责其罪名,逼其状伏,批龙鳞,探龙頷,岂敢求生;料虎头,编虎鬚,固知受祸。” 清 朱彝尊 《兴化李先生清寿诗》:“掖垣竹埤歷八舍,抗疏岂惮批龙鳞。”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批龙鳞-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批龙鳞
【出典】 《战国策》卷三一《燕策三》:“(燕太子丹)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参见“婴鳞”条。
【释义】 传说龙的性情温顺,但其喉下有逆鳞径尺,有触之者必怒而杀之。战国时人曾用以比喻触怒帝王或冒犯专横的强国。后人用为典实,常借以咏忠谏致祸。
【例句】 曾直把,龙鳞批。曾戏取,鲸牙拔。(刘克庄《满江红·寿王实之》2614)宋理宗不悦言者议论王事,而词人与王迈(实之)、方大琮(忠惠)却论而不讳,以致同被弹劾免官。词中以“批龙鳞”喻指此事。
批龙鳞同“批逆鳞”。
●《剪灯新话·令狐生冥梦录》:“今蒙责其罪名,逼其状伏,批龙鳞,探龙颔,岂敢求生;料虎头,编虎须,固知受祸。”
●清朱彝尊《兴化李先生清寿诗》:“掖垣竹埤历八舍,抗疏岂惮批龙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