憻
拼音
tǎn笔顺
丶 丶 丨 丶 一 丨 𠃍 丨 𠃍 一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tǎn的字 拼音为tan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坦”。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憻-漢語大字典憻
同“坦”。《龍龕手鑑·心部》:“憻”,“坦”的俗字。《字彙·心部》:“憻,同坦。”
1、憻釋文:同坦。見《篇海》。
2、憻釋文:同坦。安平也。寬也。明也。出阿羞末經第三卷。見《龍龕手鑑》。
3、坦讀音:儻旱切,音䦔,旱韻。釋文:
❶安也。見《說文》。
❷平也。《管子版法》:~氣修通。
❸大也。《文選張衡賦》:雖斯宇之旣~。
❹寬廣貌。《論語述而》:君子~蕩蕩。
❺著也。見《易履釋文》引《蒼頡》。
❻~~。平易之貌。見《易履疏》。
〔又〕:明也。見《易履釋文》引《廣雅》。
❼~蕩。明達之貌。見《後漢明帝紀注》。
❽~腹。《世說新語》:王氏諸子弟咸矜持。唯一人東牀~腹食胡餅。若不聞。訪問乃羲之。遂妻之。〔俗稱壻曰賢~、文~、本此〕。
❾通憚。《荀子王霸》:是憚憚。非變也。
〔注〕:憚、與~同。
❿通繟。《老子》:繟然而善謀。《釋文》:粱王尙鍾會孫登張嗣本作~。河上本作墠。墠、寬也。
⓫通壇。《文選司馬相如賦》:案衍曼壇。
〔注〕:曼壇、平博也。壇、徒旦切。
⓬姓也。宋紹興進士~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