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惶不可终日
拼音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huáng的字 拼音为huáng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kě的字 拼音为zhōng的字 拼音为rì的字 拼音为huang的字 拼音为huang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ke的字 拼音为zhong的字 拼音为ri的字基础解释
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详细解释
- 【解释】: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 【出自】:郭沫若《我怎样写〈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在这桂柳相继沦陷,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
-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形容担心害怕到了极点
按字解释
惶惶:惊恐慌乱的样子。
不可: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
终日:过完一天。
词典解释
惶惶不可终日-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惶惶不可終日
惶惶不可终日-中华成语大词典惶惶不可终日
【拼音】: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解释
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出处
郭沫若《我怎样写和》:“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
示例
义军进逼京城,吓得朝廷官僚们~,崇祯上吊,皇城禁军作鸟兽散。
近义词
惊惶失措、惊恐万状、闻风丧胆
反义词
处之泰然、临危不惧、无所畏惧
语法
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担心害怕
日文
終日びくびくしている
德文
auβerordentlich beunruhigt sein
俄文
потерять сон от тревоги
出处
郭沫若《我怎样写〈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在这桂柳相继沦陷,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引证
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
现代-郭沫若--《我怎样写〈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桂、柳相继沦陷,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
近代-吴趼人-九回-《恨海》:到得天津时,见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从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都有洋兵把守,各国兵船布满口外。
故事
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
现代-郭沫若--《我怎样写〈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桂、柳相继沦陷,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
近代-吴趼人-九回-《恨海》:到得天津时,见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从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都有洋兵把守,各国兵船布满口外。
造句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1、东北抗日游击队神出鬼没,打得鬼子惶惶不可终日。
2、义军进逼京城,吓得朝廷官僚们惶惶不可终日,崇祯上吊,皇城禁军作鸟兽散。
接龙
日中必移 移山造海 海沸波翻 翻手是雨,合手是云 云龙风虎 虎踪猫迹组词
近义词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1、[闻风丧胆]wén fēng sàng dǎn
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了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
2、[惊惶失措]jīng huáng shī cuò
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3、[惊恐万状]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惊恐: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反义词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1、[无所畏惧]wú suǒ wèi jù
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2、[临危不惧]lín wēi bù jù
临:遇到;危:危险;惧:怕。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3、[处之泰然]chǔ zhī tài rán
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