恖
拼音
sī笔顺
丿 丨 𠃍 丿 丶 一 丶 ㇂ 丶 丶同音字
拼音为si的字 拼音为si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思”。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恖-中華大字典1、恖釋文:古思字。見《集韻》。
2、思讀音:薪茲切,音司,支韻。釋文:
❶本作淴。《說文思部》:淴。䜭也。《段注》:谷部曰。䜭。深通川也。引申之凡深通皆曰䜭。謂之~者。以其能深通也。
❷願也。《詩文王》:~皇多士。《正義》: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願也。
❸念也。《孟子公孫丑》:~與鄕人立。
❹計慮也。《禮記曲禮》:儼若~。
❺哀憐也。《方言》:凡言相憐哀。江濱謂之~。
❻悲也。〔文選張華詩〕:吉士~秋。
❼語已辭。《詩漢廣》:不可泳~。
❽語起辭。《詩泮水》:~樂泮水。
❾語助辭。《詩關雎》:寤寐~服。《傳》:服~之也。
〔按訓服爲~之。則~服之~是語助〕。
❿謀慮不愆曰~。見《周書諡法》。
⓫姓也。以諡爲氏。明~志道。
⓬州名。楚黔中地。唐置~州。以~卭水得名。當今貴州~南縣北。
〔又〕:廣西省有土~州。
⓭~茅。舊爲廳。今改縣。爲雲南陸路通商埠之一。
⓮~次。若今市亭也。《周禮司市》:上旌于~次。
⓯于~。多鬚貌。《左宣二年傳》:于~于~。
⓰重~。稻名。《酉陽雜爼》:酆都稻名重~。其米如石橊子。粒稍大。
3、思讀音:相吏切,音四,寘韻。釋文:
❶意志也。《文選揚雄賦》:儲精垂~。
❷道德純備謂之~。《書堯典》:欽明文~安安。
❸悲也。《詩雨無正》:鼠~泣血。
恖
同“思”。《説文·思部》:“恖,䜭也。从心,囟聲。”《集韻·之韻》:“思,古作恖。”《楚辭·離騷》:“恖九州之博大兮。”王逸注:“恖,古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