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来抱佛脚
拼音
jí lái bào fó jiǎ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í的字 拼音为lái的字 拼音为bào的字 拼音为fó的字 拼音为jiǎo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拼音为lai的字 拼音为bao的字 拼音为fo的字 拼音为jiao的字基础解释
俗语说:“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比喻不早做准备,事到临头才急着想办法。详细解释
谓平时不为善,到临难时才求救于佛。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一:“谚云‘急来抱佛脚’,盖言平时不为善,而临难求救於佛也。 孟郊 诗云:‘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可知此语自 唐 时已有之。”后用以比喻平时不准备,到事临头时才急着想办法。《水浒传》第十七回:“哥哥正是‘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说要在我们这里四个人之中临时指定一人去讲演,所以在这里急来抱佛脚啊!”亦作“ 急则抱佛脚 ”。 宋 刘攽 《贡父诗话》:“ 王丞相 嗜谐謔,一日论沙门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曰:‘急则抱佛脚。’ 王 曰:‘“投老欲依僧”是古一句。’客亦曰:‘“急则抱佛脚”是俗谚。’全语上去投下去脚,岂不的对也。”
按字解释
急来:事情紧急,事到临头。
抱佛脚:烧香拜佛,向佛求救。
词典解释
急来抱佛脚-中華語文大辭典同:急來抱佛腳
急来抱佛脚-中华成语大词典急来抱佛脚
【拼音】:jí lái bào fó jiǎo
解释
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出处
宋·刘攽《中山诗话》:“王丞相嗜谐谑。一日,论沙门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曰:‘急则抱佛脚。’”
示例
只有三年大阅是他们的一重关煞,那一种~情形,比起那些秀才们三年岁考还要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
近义词
急则报佛脚
反义词
歇后语
平时不烧香
语法
作谓语、分句;指事先不作准备德文
erst in letzter Minute Hilfe suchen (od. Maβnahmen ergreifen
成语故事
古时有一个国家特别尊崇佛教,全国各地广造寺院,精塑大佛。有个犯了死罪的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急忙来到一座寺院,抱住一尊大佛的脚表示忏悔,官府见他心诚就赦免了他。后来只要有犯罪就去抱佛脚
出处
引证
清-李宝嘉-六回-《官场现形记》:只有三年大阅是他们的一重关煞,那一种急来抱佛脚情形,比起那些秀才们三年岁考还要急。
明-冯梦龙-卷一〇-《喻世明言》:这伙三党之亲,自从倪太守亡后,从不曾见善继一盘一盒,岁时也不曾酒杯相及,今日大块银子送来,正是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故事
清-李宝嘉-六回-《官场现形记》:只有三年大阅是他们的一重关煞,那一种急来抱佛脚情形,比起那些秀才们三年岁考还要急。
明-冯梦龙-卷一〇-《喻世明言》:这伙三党之亲,自从倪太守亡后,从不曾见善继一盘一盒,岁时也不曾酒杯相及,今日大块银子送来,正是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造句
接龙
脚踏实地 地尽其利 利令智昏 昏镜重明 明人不做暗事 事必躬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jí lái bào fó jiǎo
1、[急则抱佛脚]jí zé bào fó jiǎo
见“急来抱佛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