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丸黑子
拼音
dàn wán hēi zǐ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àn的字 拼音为wán的字 拼音为hēi的字 拼音为zǐ的字 拼音为dan的字 拼音为wan的字 拼音为hei的字 拼音为zi的字基础解释
比喻极小。亦作“弹丸黑志”。详细解释
- 【解释】:比喻极小。亦作“弹丸黑志”。
- 【出自】:语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地惟黑子,城犹弹丸。”
- 【示例】:名都大邑,所向皆破,而吾桐独完,桐小县,仅~。
◎清·戴名世《自序》
按字解释
弹丸:弹弓所用的铁丸或泥丸。
黑子:黑痣。
词典解释
弹丸黑子-中华成语大词典弹丸黑子
【拼音】:dàn wán hēi zǐ
解释
比喻极小。亦作“弹丸黑志”。
出处
语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地惟黑子,城犹弹丸。”
示例
名都大邑,所向皆破,而吾桐独完,桐小县,仅~。 ★清·戴名世《自序》
近义词
弹丸黑志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小东西
弹丸黑子亦作“弹丸黑志”。
●喻极小。语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地惟黑子,城犹弹丸。”
●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赵普》:“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志之地,将无所逃。”
●清戴名世《<孑遗录>自序》:“名都大邑,所向皆破,而吾桐独完,桐小县,仅弹丸黑子。”
出处
语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地惟黑子,城犹弹丸。”引证
元-脱脱等--《宋史·赵普传》: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
明-王世贞--《鸣凤记·二相争朝》:我国家四海尽属版图,何在弹丸黑子。
清-朱奇龄--《星土辨》:夫以弹丸黑子之土,特天中之一粟耳。
清-戴名世--《〈孑遗录〉自序》:名都大邑,所向皆破,而吾桐独完,桐小县,仅弹丸黑子。
清末民初-马其昶--《戴南山先生传》:昔者宋之亡也,区区海岛一隅,仅如弹丸黑子,不逾时而又已灭亡。
明-吴世济--《太和县御寇始末·下·复颍上萧君》:顾兹弹丸黑子,水蝗之后,兵燹之馀,有何刍枨储积足以供应大军?
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赵普》: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志之地,将无所逃。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地惟黑子,城犹弹丸。
故事
元-脱脱等--《宋史·赵普传》: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
明-王世贞--《鸣凤记·二相争朝》:我国家四海尽属版图,何在弹丸黑子。
清-朱奇龄--《星土辨》:夫以弹丸黑子之土,特天中之一粟耳。
清-戴名世--《〈孑遗录〉自序》:名都大邑,所向皆破,而吾桐独完,桐小县,仅弹丸黑子。
清末民初-马其昶--《戴南山先生传》:昔者宋之亡也,区区海岛一隅,仅如弹丸黑子,不逾时而又已灭亡。
明-吴世济--《太和县御寇始末·下·复颍上萧君》:顾兹弹丸黑子,水蝗之后,兵燹之馀,有何刍枨储积足以供应大军?
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赵普》: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志之地,将无所逃。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地惟黑子,城犹弹丸。
造句
dàn wán hēi zǐ
1、名都大邑,所向皆破,而吾桐独完,桐小县,仅弹丸黑子。 ◎清·戴名世《自序》
接龙
子继父业 业精于勤 勤能补拙 拙眼讥评 评头品足 足不出户 户枢不蠹 蠹啄剖梁柱 柱石之臣 臣心如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dàn wán hēi zǐ
1、[弹丸黑志]dàn wán hēi zhì
比喻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