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笔顺

丿 𠃍 丿
点撇间距适中。下部横向笔画平行均匀,竖折折钩的竖和折钩取左斜势,竖画正中垂直,撇画在横与竖相交处起笔,长短适中。

同音字

拼音为dì的字 拼音为di的字

基础解释

1.同父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2.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3.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4.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5.古同“第”,次序。6.古同“第”,但。

详细解释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2. 同本义

    弟,韦束之次第也。——《说文》

    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吕氏春秋·原乱》

  3. 弟弟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尔雅·释亲》

    如兄如弟。——《诗·邶风·谷风》

    称小功以下为兄弟,大功以上为昆弟。——《仪礼·丧服》

    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兄弟婚姻嫁聚也。”

    又如:弟老的(排行最小的);弟郎(兄弟);弟兄相狱(兄弟相互诉讼);弟昆(弟兄);弟息(弟弟与儿子);弟道(做弟弟应遵守的道德标准)

  4. 泛指亲戚或亲族中辈分相同的而年纪较小的男子 。

    如:表弟;堂弟;弟长(年少者与年长者)

  5. 朋友相互间的谦称——多用于书信中 [used in place of “I”]。

    如:小弟;愚弟

  6. 门生;学生 。

    如:徒弟;弟子孩儿(骂人语。婊子养的,妓女生的孩儿)

  7. 古代亦称妹为弟

    弥子之妻与 子路之妻,兄弟也。——《孟子》

〈动〉

  1. 通“悌”。敬爱兄长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兴?——《论语·学而》

    国有礼有乐,有诗有画,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商君书·去强》

    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荀子·王制》

    僚友称其弟也。——《礼记·曲礼上》

1. 弟 [dì]

弟 [dì]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2. 同本义

    弟,韦束之次第也。——《说文》

    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吕氏春秋·原乱》

  3. 弟弟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尔雅·释亲》

    如兄如弟。——《诗·邶风·谷风》

    称小功以下为兄弟,大功以上为昆弟。——《仪礼·丧服》

    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兄弟婚姻嫁聚也。”

    又如:弟老的(排行最小的);弟郎(兄弟);弟兄相狱(兄弟相互诉讼);弟昆(弟兄);弟息(弟弟与儿子);弟道(做弟弟应遵守的道德标准)

  4. 泛指亲戚或亲族中辈分相同的而年纪较小的男子 。

    如:表弟;堂弟;弟长(年少者与年长者)

  5. 朋友相互间的谦称——多用于书信中 [used in place of “I”]。

    如:小弟;愚弟

  6. 门生;学生 。

    如:徒弟;弟子孩儿(骂人语。婊子养的,妓女生的孩儿)

  7. 古代亦称妹为弟

    弥子之妻与 子路之妻,兄弟也。——《孟子》

〈动〉

  1. 通“悌”。敬爱兄长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兴?——《论语·学而》

    国有礼有乐,有诗有画,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商君书·去强》

    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荀子·王制》

    僚友称其弟也。——《礼记·曲礼上》

1. 弟 [dì]

弟 [dì]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2. 同本义

    弟,韦束之次第也。——《说文》

    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吕氏春秋·原乱》

  3. 弟弟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尔雅·释亲》

    如兄如弟。——《诗·邶风·谷风》

    称小功以下为兄弟,大功以上为昆弟。——《仪礼·丧服》

    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兄弟婚姻嫁聚也。”

    又如:弟老的(排行最小的);弟郎(兄弟);弟兄相狱(兄弟相互诉讼);弟昆(弟兄);弟息(弟弟与儿子);弟道(做弟弟应遵守的道德标准)

  4. 泛指亲戚或亲族中辈分相同的而年纪较小的男子 。

    如:表弟;堂弟;弟长(年少者与年长者)

  5. 朋友相互间的谦称——多用于书信中 [used in place of “I”]。

    如:小弟;愚弟

  6. 门生;学生 。

    如:徒弟;弟子孩儿(骂人语。婊子养的,妓女生的孩儿)

  7. 古代亦称妹为弟

    弥子之妻与 子路之妻,兄弟也。——《孟子》

〈动〉

  1. 通“悌”。敬爱兄长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兴?——《论语·学而》

    国有礼有乐,有诗有画,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商君书·去强》

    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荀子·王制》

    僚友称其弟也。——《礼记·曲礼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弟弟-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

[同]兄弟
阿弟
舍弟

弟弟-中華語文大辭典

弟弟ㄉ丨ˋ ˙ㄉ丨dìdi稱謂:1.稱同父母(或只同父或只同母)而較自己後出生的男子。[例]親~。2.稱同輩親戚中比自己年幼的男子。[例]表~︱堂~。3.泛稱比自己年幼的男子。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弟弟]dì di

1.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而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 2.同族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叔伯~。

2、[兄弟]xiōng dì

哥哥和弟弟:~二人。~单位。~部队。~民族。 1.弟弟。 2.称呼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亲切口气)。 3.谦辞,男子跟辈分相同的人或对众人说话时的自称:~我刚到这里,请多多关照。

3、[弟兄]dì xiong

弟弟和哥哥。a)不包括本人:他没有~,只有一个姐姐。b)包括本人:他们是亲~。他(们)~两个。他就~一个(没有哥哥或弟弟)。支援农民~。

4、[弟子]dì zǐ

学生;徒弟。

5、[徒弟]tú dì

tú dì的又音。义同“徒弟tú dì”。

6、[子弟]zǐ dì

1.弟弟、儿子、侄子等:职工~。 2.指年轻的后辈:~兵。工农~。

7、[弟妹]dì mèi

1.弟弟和妹妹。 2.称弟弟的妻子。

8、[胞弟]bāo dì

“胞弟”中的“胞”取“子宫”之义,就是一个母亲所生的弟弟,可以是同父同母,也可以是异父同母,总之是一个母亲所生。

9、[老弟]lǎo dì

称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朋友。

10、[贤弟]xián dì

1.敬称自己的弟弟。《史记·刺客列传》:“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 2.敬称别人的弟弟。《北史·王晞传》:“﹝ 王晞 ﹞小名 沙弥 ……与 邢子良 游处。子良 爱其清悟,与其在 洛 两兄书曰:‘贤弟 弥郎,意识深远。’” 3.对弟子或年岁较幼之友的敬称。《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上》:“敬瑭 听得 知远 这説,心下欣然,应道:‘贤弟説的话,使我心下豁然。’”《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老贤弟,你倒不可乱了方寸,努力为之。”

11、[内弟]nèi dì

妻子的弟弟。

12、[弟窑]dì yáo

宋 代著名瓷窑之一。相传 南宋 时有 章 姓兄弟二人在 龙泉 烧造瓷器,兄名 生一,所烧者称哥窑;弟名 生二,所烧者称弟窑。所谓龙泉窑一般皆指弟窑。

13、[舍弟]shè dì

对自己弟弟的谦称。

14、[高弟]gāo dì

1.才优而品第高。《史记·礼书》:“自 子夏,门人之高弟也。”司马贞 索隐:“言 子夏 是 孔子 门人之中高弟者,谓才优而品第高也。” 2.谓门弟子之成绩优良者。宋 沉辽《彭城太尉诗序》:“余昔过道场,见 正公,正 乃 臻公 之高弟,而法师之曾孙也。”《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偶然有些困倦,便把书丢过一边,也学那圣门高弟隐几而卧。” 3.同“高第”。《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 者 鲁 博士也。以高弟为 鲁 相。”《汉书·陈万年传》:“陈万年 字 幼公,沛郡 相 人也。为郡吏,察举,至县令,迁 广陵 太守,以高弟入为右扶风,迁太僕。”

15、[弟妇]dì fù

弟妹

16、[仁弟]rén dì

对比自己年轻的朋友的尊称,老师对学生也用(多用于书信等)。

17、[弟昆]dì kūn

亦作“弟晜”。弟兄。

18、[避弟]bì dì

谓兄避位而使辟召其弟。

19、[令弟]lìng dì

尊称对方的弟弟。

20、[俊弟]jùn dì

对自己弟弟的美称。

21、[晜弟]kūn dì

兄弟;哥哥和弟弟。

22、[侍弟]shì dì

旧时官员对同僚的谦逊的自称。一般用于名帖。

23、[黄弟]huáng dì

名茶名。

24、[弟晜]dì kūn

见“弟昆”。

25、[女弟]nǚ dì

妹妹。

26、[弟佗]dì tuó

亦作“弚佗”。颓唐;歪斜。

27、[年弟]nián dì

科举时代对同年登科者的自称。

28、[世弟]shì dì

谓世交同辈年少于己者。师之子,其年少于己者,亦称世弟。《镜花缘》第十五回:“近日师母可安?世弟、世妹多年未见,谅已长成?”参见“世兄”。

29、[家弟]jiā dì

对别人称自己的弟弟。

30、[贵弟]guì dì

称对方之弟的敬语。

31、[外弟]wài dì

1.同母异父弟。《左传·成公十一年》:“声伯 以其外弟为大夫,而嫁其外妹于 施孝叔。” 2.表弟。亦通谓姑舅兄弟。《三国志·蜀志·蒋琬传》:“﹝ 蒋琬 ﹞弱冠与外弟 泉陵 刘敏 俱知名。”《宋书·臧焘传》:“傅僧祐,祖父 弘仁,高祖 外弟也。以中表歷显官,征虏将军、南譙 太守、太常卿。”清 郝懿行《宋琐语·言诠》:“通家亲戚之称也,外弟中表,通谓姑舅兄弟。” 3.妻弟。《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四年》:“晏(王晏)外弟 尉氏 阮孝绪 亦知 晏 必败,晏 屡至其门,逃匿不见。”胡三省 注:“外弟,妻弟也。”

32、[门弟]mén dì

见“门弟子”。

33、[凯弟]kǎi dì

亦作“凯悌”。和乐貌。

34、[弟舍]dì shè

宅第。

35、[季弟]jì dì

最小的弟弟。《左传·文公十一年》:“卫 人获其季弟 简如。”唐 元稹《阳城驿》诗:“妹夫死他县,遗骨无人收。公令季弟往,公与仲弟留。”《新唐书·李勣传》:“季弟 感,年十五,有奇操。”

36、[陆弟]lù dì

指 陆机 之弟 陆云。

37、[母弟]mǔ dì

1.同母之弟。别于庶弟。《左传·宣公十七年》:“冬,公弟 叔肸 卒,公母弟也。凡大子之母弟,公在曰公子,不在曰弟,凡称弟,皆母弟也。”《书·牧誓》“昬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孔 传:“母弟,同母弟。”孔颖达 疏:“《春秋》之例,母弟称弟,凡《春秋》称弟皆母弟也。母弟谓同母之弟。”唐 韩愈《唐故朝散大夫董府君墓志铭》:“公之母弟 全素,孝慈友弟。”清 薛福成《母弟季怀事状》:“母弟 季怀,讳 福保,於兄弟行第四。” 2.母亲的弟弟,即舅。《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 母弟 丁公,为 楚 将。”司马贞 索隐:“谓 布 之舅也。”

38、[男弟]nán dì

弟弟。古时妹亦称弟,故称弟弟为男弟,以示区别。

39、[冢弟]zhǒng dì

敬称国君之弟。

40、[弟门]dì mén

古代天子宫的南门。即雉门。

1、[岂弟]kǎi tì

和乐平易。

2、[入孝出弟]rù xiào chū tì

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同“入孝出悌”。

近义词

反义词

1、[]xiōng

1.哥哥:父~。胞~。从~。 2.亲戚中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大的男子:表~。 3.对男性朋友的尊称:仁~。

1、[]xiōng

1.哥哥:父~。胞~。从~。 2.亲戚中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大的男子:表~。 3.对男性朋友的尊称:仁~。

tuí

1、[]xiōng

1.哥哥:父~。胞~。从~。 2.亲戚中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大的男子:表~。 3.对男性朋友的尊称:仁~。

相关字词

弟的反义词 弟的近义词 弟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弟能组什么词
  • 弟能组什么词语
  • 弟可以组什么词
  • 弟可以组什么词语
  • 弟字可以组什么词
  • 弟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弟字能组什么词
  • 弟字能组什么词语
  • 弟字开头的成语
  • 弟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