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yǐn

笔顺

𠃍
“弓”稍窄,横向笔画均匀、平行,横折和竖折折钩稍向左斜。右竖与左部间的距离适中,竖画正而直。

同音字

拼音为yǐn的字 拼音为yin的字

基础解释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详细解释

〈动〉

  1.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2. 同本义

    引,开弓也。——《说文》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引弓而射。——《淮南子·说林训》

    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战国策·楚策》

    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史记·匈奴列传》

    丁壮者,引弦而战。——《淮南子·人间训》

    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明· 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引手(引箭手);引弓(拉弓);引满(拉弓至满)

  3. 拉,牵挽

    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吕氏春秋·察今》

    引相如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引车避匿。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之),拉他(表示好感)。——《世说新语·方正》

    又如:引日(拉转日轮);引手(拉回手);引曳(牵拉)

  4. 延长;延续

    子子孙孙,忽替引之。——《诗·小雅·楚茨》

    又如:引日(拖延时日);引年(延长年寿);引时(迁延时日)

  5. 伸着

    引首顾曰。——马中锡《中山狼传》

    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新唐书·卓行传·甄济》

    又如:引首(伸长头颈,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引手(伸手);引颈(伸长颈项);引臂(伸臂)

  6. 牵连;攀供

    果引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引附(攀附);引逮(株连捕)

  7. 引导

    引之表仪。——《左传·文公六年》

    又如:引转(扭转;转回);引风吹火(引风助火势。喻指煽风点火,加重事态);引商刻羽(指讲究声律、造诣很深,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8. 带领

    复夜引兵。——《资治通鉴·唐纪》

    又如:引奏(向帝王禀告、上书);引领(带领);引线(告密、引路捕人者)

  9. 引决、自尽

    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文选·潘岳·寡妇赋》

    又如:引决(自杀);引诀(引决);引药(服毒自杀)

  10. 援引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引入上谕中。——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引喻失义(援引例证以明理而失去大义);引经据古(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

  11. 荐举

    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又如:引援(推举;引荐);引预(引荐,使之参与)

  12. 招致

    必亲引问。——《资治通鉴·唐纪》

    又如:引纳(招致接纳);引惹(招惹)

  13. 执持 。

    如:引杖(持杖);引杯(举杯。指喝酒)

  14. 退避

    自引而起。——《战国策·燕策》

    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又如:引避(引退,回避);引遁(退却,逃走)

  15. 选用 。

    如:引贤(选用贤才)

  16. 吸引

    引入黄婆洞。——《广东军务记》

    又如:引类呼朋(呼引同类);引狗入寨(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进来);引流(导引水流)

  17. 辞职 。

    如:引老(告老。年老辞官);引去(离去;退去)

  18. 举起;竖起

    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战国策·燕策》

    又如:引耳(竖着耳朵);引饮(举杯而饮)

  19. 承认

    权引咎责躬。——《三国志·吴志》

    又如:引伏(服罪);引过(承认过失);引罪(承认罪过)

  20. 延请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21. 取过来,拿出

    引佩刀。——《汉书·李广苏建传》

    引壶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名〉

  1. 引车前行的皮带

    縣縣常以结引驰外为务。——《荀子·王霸》。注:“引,读为靷。靷,引轴之物。”

    属引。——《仪礼·既夕礼》。注:“引,所以引柩车,在轴遁曰绋。”

    执引者三百人。——《周礼·大司徒》

  2. 卷首语;序言 。

    如:小引

  3. 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

    故聆曲引者,观法于节奏。——马融《长笛赋》

    又如:引辞(宋元戏曲演唱时第一支曲子的泛称,用以引起剧情)

  4. 指商人运销货物的凭证

    令客人赴官请引,自于茶园买茶…——《宣和遗事》

    又如:引行公店(盐商联合经营的机构);盐引;茶引

  5. 通行执照

    央李员外衙门上下打点使用了钱,见了大严,给引还乡。——《警世通言》

〈形〉

  1. 长久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水经注》

〈量〉

  1. 长度单位 。古代以十丈为一引。今为市引的简称。1公里=30引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引-中華語文大辭典

引丨ㄣˇyǐn1.伸長;延長。[例]~頸|~吭高歌|伸頸~脖。2.領導;帶領。[例]~領|~渡|導~|~人入勝。3.引出;使出現。[例]拋磚~玉。4.推選出。[例]~薦。5.援用。[例]援~|~用|~經據典|~以為榮。6.退避;退卻。[例]~避|~退。7.承受。[例]~咎自責。8.拉開(弓)。[例]~而不發|~弓射獵。9.舊式喪葬中,繫在靈車前或槓兩頭,由送葬者拉著作為前導的白布。[例]發~。10.量詞。用於計算長度,古時以10丈為1引。今公制1引等於100公尺。也作「公引」。11.姓。

引-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引 yǐn
① 动拉开(弓)。《塞翁失马》:“丁壮者~弦而战。” ② 动延长;伸长。《三峡》:“常有高猿长啸,属~凄异。” ③ 动拉;牵引。《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相如去。” ④ 动延请。《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礼于廷,~赵使者蔺相如。” ⑤ 动带领。《垓下之战》:“项王乃复~兵而东。” ⑥ 动招出;牵连。《苏武传》:“虞常果~张胜。” ⑦ 动拿;举。《归去来兮辞》:“~壶觞以自酌。”⑧ 动招引;引来。《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以为流觞曲水。” ⑨ 动避开;退却。《赤壁之战》:“操军不利,~次江北。” ⑩ 动掉转。《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车避匿。” ⑪ 动延长;延续。子子孙孙,忽替引之。《诗·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忽替~之。” ⑫ 动伸着。《中山狼传》:“~首顾曰。” ⑬ 动援引;引录;引用。《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喻失义。” ⑭ 动荐举。《史记·魏其武安侯传》:“两人相为~重,其游如父子然。” ⑮ 动承认;承担。《三国志·吴志》:“权~咎责躬。”今有“引咎辞职”。⑯ 量 长度单位。古代以十丈为一引。⒄ 名序言。《滕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经~。”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ǐn

1、[吸引]xī yǐn

把别的物体、力量或别人的注意力引到自己这方面来:~力。这出戏~了不少观众。

2、[引人入胜]yǐn rén rù shèng

《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著(着)胜地。” 引人进入美妙的境地。后多指山水风景或文学艺术等特别吸引人。胜:胜地,胜境。

3、[引路]yǐn lù

带路:由向导~。

4、[引用]yǐn yòng

1.用别人说过的话(包括书面材料)或做过的事作为根据:~古书上的话。 2.任用:~私人。

5、[引导]yǐn dǎo

1.带领;使跟随引导我们通过城市。 2.启发;领导党引导他前进。

6、[引人注目]yǐn rén zhù mù

引起人注意。注目:眼光集中在一点上。

7、[引入]yǐn rù

1.引导向一个方向发展。 2.引进以前没有或不存在的东西。 3.(如用带头羊或诱物)引领到。 4.把某种成分或因素引入某种场合或论题中的行为或情况。

8、[引起]yǐn qǐ

一种事情、现象、活动使另一种事情、现象、活动出现:他的反常举动~了大家的注意。

9、[引发]yǐn fā

引起;触发:天象观测~了大家对天文学的浓厚兴趣。

10、[引领]yǐn lǐng

1.引导;带领:由当地人~,穿过密林。 2.伸直脖子(远望),形容盼望殷切。

11、[引进]yǐn jìn

1.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人员、资金、技术、设备等):~良种。~人才。~外资。 2.引荐。

12、[指引]zhǐ yǐn

指点引导:~航向。猎人~他通过了林区。

13、[引来]yǐn lái

1.由某种吸引力而集合,集拢,集中,收集。 2.引起注意而走过来。

14、[牵引]qiān yǐn

(机器或牲畜)拉(车辆、农具等):机车~车厢前进。在甘肃河西走廊,可以见到骆驼~的大车。

15、[引爆]yǐn bào

用发火装置使爆炸物爆炸:~装置。~了一颗炸弹。

16、[援引]yuán yǐn

1.引用:~例证。~法律条文。 2.提拔;引荐:~贤能。

17、[引流]yǐn liú

用外科手术等方法排出病灶的脓液或其他液体,或排出某些器官内的某些液体。

18、[引得]yǐn dé

索引。

19、[引力]yǐn lì

万有引力的简称。

20、[引出]yǐn chū

从中总结出、作出或得到。

21、[引诱]yǐn yòu

1.诱导,今多指引人做坏事:受坏人~走上邪路。 2.诱惑:经不起金钱的~。

22、[引渡]yǐn dù

一国应他国的请求,将在其境内被他国指控为犯罪或已判刑的人移交给他国审判或处罚的行为。是一种国家行为。一国是否接受他国的引渡请求,由该国自行决定,除非负有条约义务。可以提出引渡请求的国家有罪犯国籍所属国、犯罪行为地国和受害国。主要指普通刑事犯罪的引渡。政治犯不引渡。

23、[引线]yǐn xiàn

1.引信上的导线。 2.做媒介的人或东西。 3.缝衣针。

24、[引述]yǐn shù

引用(别人的话或文字)叙述:~专家的评论。

25、[引燃]yǐn rán

延烧。

26、[索引]suǒ yǐn

旧称通检、备检。摘出书刊里的字、词、术语或一定文章的主题等,按一定次序分条排列,标明出处、页数,以便检阅。

27、[引援]yǐn yuán

1.引以为援。谓援引伴侣。《庄子·山木》:“东海有鸟焉……引援而飞,迫胁而栖。” 2.举用提拔。明 张居正《答廉宪王凤洲》:“今同年中,有孤所引援,见居要路。”《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三年》:“及 京 当国,定 元祐 党籍…… 康国 皆预密谋,故 京 引援尤力。” 3.犹引证。宋 施德操《北窗炙輠》卷上:“正夫 谓 子韶 曰:‘昨 强幼安 来説话,引援甚富。’”

28、[勾引]gōu yǐn

1.勾结某种势力,或引诱人做不正当的事:他被坏人~,变成了一个小偷。 2.引动;招引:他的话~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29、[引申]yǐn shēn

(字、词)由原义产生新义,如“鉴”字本义为“镜子”,“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是它的引申义。

30、[导引]dǎo yǐn

1.引导;带领。 2.用仪器指挥运动物体按一定路线运行。 3.古代的一种健身方法,由意念引导动作,配合呼吸,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地运气。相当于现在的气功或体育疗法。

31、[引致]yǐn zhì

引起;导致。

32、[引水]yǐn shuǐ

引航的旧称。

33、[引荐]yǐn jiàn

推荐(人)。

34、[引言]yǐn yán

写在书或文章前面类似序言或导言的短文。

35、[引桥]yǐn qiáo

连接正桥和路堤的桥。

36、[引种]yǐn zhǒng

1.把别处的动植物优良品种引入本地区,选择适于本地区条件的加以繁殖推广。

37、[引号]yǐn hào

标点符号的一种。形式为双引号 ““”” 和单引号“‘’”。直行文稿双引号为“ ”,单引号为“ ”。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也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引号套用时,外层用双引号,里层用单引号。

38、[招引]zhāo yǐn

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等特点吸引:~顾客。

39、[引子]yǐn zi

1.南曲、北曲的套曲中的第一支曲子。 2.戏曲角色初上场时所念的一段词句,有时唱和念相间。 3.某些乐曲的开始部分,有酝酿情绪、提示内容等作用。 4.比喻引起正文的话或启发别人发言的话:这一段话是下文的~。我简单说几句做个~,希望大家多发表意见。 5.指药引子。

40、[引产]yǐn chǎn

指妊娠后期用药物、针刺、手术等方法引起子宫收缩,促使胎儿产出。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引的反义词 引的近义词 引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引能组什么词
  • 引能组什么词语
  • 引可以组什么词
  • 引可以组什么词语
  • 引字可以组什么词
  • 引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引字能组什么词
  • 引字能组什么词语
  • 引字开头的成语
  • 引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