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如弁髦
拼音
qì rú biàn má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qì的字 拼音为rú的字 拼音为biàn的字 拼音为máo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拼音为ru的字 拼音为bian的字 拼音为mao的字基础解释
弁:黑布冠;髦:垂发。古时贵族子弟行加冠礼,先用黑布冠把垂发束好,三次加冠后就丢弃不用了。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无用的东西。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弃:抛弃。
如:像;如同。
弁:古代的帽子。
髦:儿童的垂发。
词典解释
弃如弁髦-中华成语大词典弃如弁髦
【拼音】:qì rú biàn máo
解释
弁:黑布冠;髦:垂发。古时贵族子弟行加冠礼,先用黑布冠把垂发束好,三次加冠后就丢弃不用了。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无用的东西。
出处
《左传·昭公九年》:“弃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示例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同:棄如弁髦
出处
《左传·昭公九年》:“弃如弁髦,而因以敝之。”引证
清-唐才常。--《(清)唐才常集一·历代商政与欧洲各国同异考》:且经义始于王介甫,后世用以博科目者五六百年。其于古人射、御、书、数之实,弃如弁髦。
近现代-陈登原--《中国文化史(下)》:而文武之道,弃如弁髦。
清-赵翼--《廿二史劄记》:独怪有元之世,文学甚轻,当时有“九儒十丐”之谣,科举亦屡兴屡废,宜乎风雅之事弃如弁髦,乃绅之徒风流相尚如此。
故事
清-唐才常。--《(清)唐才常集一·历代商政与欧洲各国同异考》:且经义始于王介甫,后世用以博科目者五六百年。其于古人射、御、书、数之实,弃如弁髦。
近现代-陈登原--《中国文化史(下)》:而文武之道,弃如弁髦。
清-赵翼--《廿二史劄记》:独怪有元之世,文学甚轻,当时有“九儒十丐”之谣,科举亦屡兴屡废,宜乎风雅之事弃如弁髦,乃绅之徒风流相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