廛
拼音
chán笔顺
丶 一 丿 丨 𠃍 一 一 丨 一 一 丿 丶 一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chán的字 拼音为chan的字基础解释
1.古指一户人家所住的房屋。 2.旧指街市商店的房屋:市~。详细解释
(会意。从广里八土。本义:古代城市平民一户人家所居的房地)
同本义
廛,一亩半,一家之居。——《说文》。按,八者,别也。在里曰廛,在野曰庐。
廛,民居区域之称。——《周礼·廛人》注》
愿受一廛而为氓。——《孟子·滕文公上》
闲廛未尽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假借为“缠”。束,捆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魏风·伐檀》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廛-中華語文大辭典廛廛ㄔㄢˊchán1.古代指城市中可供一戶人家居住的二畝半宅院。2.〈書〉街市上供商人存貨、銷售商品的房屋。[例]~肆。
廛-辞源3【廛】15画 0021·4 chán ㄔㄢˊ 直連切,平,仙韻,澄。元部。㊀古稱一家所居的房地。也作“鄽”、“厘”。荀子 王制:“順州里,定廛宅。”注:“廛謂市内百姓之居,宅謂邑内居也。”參見“一廛”。㊁公家所建供商人存儲貨物的房舍。也作“鄽”。禮 王制:“市,廛而不税。”注:“廛,市物邸舍,税其舍不税其物。”㊂束。通“纏”。詩 魏風 伐檀:“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參閲 清 俞樾 羣經平議九 胡取禾三百廛兮。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hán
1、[贳廛]shì chán
租地。
2、[村廛]cūn chán
谓陋室。
3、[廛闬]chán hàn
1.犹廛里。《文选·鲍照<芜城赋>》:“廛閈扑地,歌吹沸天。”李善 注:“郑玄《周礼》注曰:‘廛,民居区域之称。’”张铣 注:“廛,里也;閈,里门。”《新唐书·杜佑传》:“佑 为开大衢,疏析廛閈,以息火灾。”清 顾炎武《长安》诗:“千门旧宫掖,九市新廛閈。” 2.指市肆商店。《新唐书·叛臣传上赞》:“市人良贾精货,皆逃去不出,列廛閈者,惟粗杂苦窳而已。”宋 范成大《吴船录》卷下:“沿江数万家,廛閈甚盛,列肆如櫛。”
4、[廛沽]chán gū
市上卖的酒。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一:“﹝ 真宗 ﹞忽问廛沽尤佳者何处,中贵人奏有 南仁和 者。亟令进之,徧赐宴席。”
5、[附廛]fù chán
接近市区。
6、[廛邸]chán dǐ
市肆。《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寺观邻接廛邸,溷杂屠沽。”
7、[编廛]biān chán
平民所居房舍。
8、[廛路]chán lù
市廛与道路。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廛路浅言,有实无华。”
9、[氓廛]méng chán
民家住房。
10、[廛市]chán shì
市廛。商肆集中之处。《旧唐书·隐逸传·史德义》:“骑牛带瓢,出入郊郭廛市,号为逸人。”元 张养浩《得胜令·喜春来》曲:“乡村良善全生命,廛市兇顽破胆心。”明 归有光《群居课试录序》:“余读书于 陈 氏之圃,圃中花木交茂,开门见山,去廛市仅百步,超然有物外之趣。”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商贾喧噪于廛市。”
11、[闲廛]xián chán
空屋。廛,古代指一户平民所住的房屋。
12、[廛廓]chán kuò
指近郊住宅。
13、[廛舍]chán shè
平民住屋。
14、[百廛]bǎi chán
亦作“百鄽”。指众多的商肆或广大的土地。《文选·班固<西都赋>》:“闐城溢郭,旁流百廛。”李善 注引《礼记》郑玄 注:“廛,市物邸舍也。”吕延济 注:“五亩曰廛。”唐 王諲《花萼楼赋》:“百鄽之所迴合,九逵之所夷犹。”
15、[邑廛]yì chán
市廛,集镇。《旧唐书·刘晏传》:“若米运流通,则飢人皆附,村落邑廛,从此滋多。”
16、[廛閈]chán hàn
犹廛里。
17、[廛肆]chán sì
市肆。亦泛指街市。《宋书·谢庄传》:“贵戚竞利,兴货廛肆者,悉皆禁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考弊司》:“徘徊廛肆之间……进退不能自决。”郭沫若《星空·拘留在检疫所中》诗:“隔海的廛肆那样辉煌,夜中的海色那样迷茫!”
18、[廛布]chán bù
古代官府征收的商贾储货邸舍和居住房屋之税。《周礼·地官·廛人》:“廛人掌敛市絘布、緫布、质布、罚布、廛布,而入于泉府。”郑玄 注:“廛布者,货贿诸物邸舍之税。”孙诒让 正义:“江永 云:‘廛是停储货物之舍,卖者买者皆有之,今时谓之栈房。卖者肆中不能容,则停储货物于廛,买者当时不能即运,又或储之以待时鬻,亦须廛。此廛是官物,故当有税。’案 江 説固是,但市肆狭隘,止容贩物,商贾之家人或於肆外近市之地别居者,则亦当纳廛布,犹农民之受廛者有里布,则廛固不徒储藏货物之舍矣。”清 袁枚《随园随笔·典礼》:“廛布者,商贾所居屋税也。”
19、[廛里]chán lǐ
古代城市居民住宅的通称。亦泛指市肆区域。《周礼·地官·载师》:“以廛里任国中之地。”孙诒让 正义:“通言之,廛、里皆居宅之称;析言之,则庶人、农、工、商等所居谓之廛……士大夫等所居谓之里。”汉 张衡《西京赋》:“廛里端直,甍宇齐平。”南朝 宋 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廛里萧条,鷄犬罕音。”
20、[廛郭]chán guō
城郊。
21、[灵廛]líng chán
华丽的建筑。
22、[园廛]yuán chán
园圃与廛里。
23、[耕廛]gēng chán
农舍;村庄。
24、[关廛]guān chán
见“关鄽”。
25、[征廛]zhēng chán
货物税与货物存储税。
26、[受廛]shòu chán
谓接受居地而为民。廛,一个男劳力所居住的屋舍。《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元 成廷珪《赠六合县宣差伯士宁作诗以叙其事》:“编民闢地增输赋,远客移家愿受廛。”清 王韬《瓮牖馀谈》卷五:“每年邻邦之人,前往其国,受廛为氓,以农商为事业者,必有数十万人。”
27、[廛居]chán jū
犹廛宅。明 刘基《有感》诗之五:“黍穗高低菊有华,廛居恰似野人家。”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苏仲芬》:“王 患门户偪侧,廛居近市,欲别觅数椽以居子弟。”
28、[廛税]chán shuì
古代商贾储货于邸店而交纳的捐税。
29、[廛宅]chán zhái
城邑百姓的住房。《荀子·王制》:“顺州里,定廛宅。”杨倞 注:“廛,谓市内百姓之居,宅谓邑内居也。”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廛宅皆谓邑里之居,在市曰舍,在田曰庐。此以廛宅竝言,则廛在市,宅在邑。”
30、[一廛]yī chán
1.古时一夫所居之地。 2.泛指一块土地,一处居宅。
31、[市廛]shì chán
1.街市上的商店。 2.商店集中的地方。廛(chán)。
32、[通廛]tōng chán
见“通鄽”。
33、[郊廛]jiāo chán
亦作“郊鄽”。郊野与市廛。统指城内外。《陈书·高祖纪上》:“荣光曖曖,已冒郊廛;甘露瀼瀼,亟流庭苑。”唐 王勃《三月曲水宴得烟字》诗:“縈回亘津渡,出没控郊鄽。”明 何景明《上李石楼方伯》诗:“薇花当省署,棠蕚满郊鄽。”清 钮琇《觚賸·粤社以榕》:“郊廛乡遂,无不有社,社皆依榕而立。”
34、[廛人]chán rén
古代官名。掌市肆赋税等事。《周礼·地官·廛人》:“廛人掌敛市絘布、緫布、质布、罚布、廛布而入于泉府。”
35、[区廛]qū chán
市区,市廛。元 无名氏《黄孝子传奇》:“还过重重邨落,又行来攘攘区廛。”
36、[廛而不征]chán ér bù zhēng
说货物储藏在栈房中不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