巉
拼音
chán笔顺
丨 ㇄ 丨 丿 ㇇ 丨 𠃍 一 一 𠄌 丿 乚 丿 ㇇ 丨 𠃍 一 丿 乚 丶同音字
拼音为chán的字 拼音为chan的字基础解释
山势高险的样子。详细解释
险峻,陡峭
循溪行山下,一带峭壁巉崖。——《徐霞客游记》。又如:巉刻(山峰尖峭,如同刀削一般。比喻说话或文章尖刻);巉峭(高峻陡削)
嶙峋突兀
乱峰巉似槊,一水淡如油。——宋· 苏轼《壬寓二月寄子由》
又如:巉屼(形容山石突兀重叠)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巉巉-中華語文大辭典巉巉巉巉ㄔㄢˊ ㄔㄢˊchánchán1.〈書〉形容山勢高峭險峻。[例]高山~|~蒼玉峰,矯矯青雲翮(唐‧白居易〈寄庾侍郎詩〉)。2.〈書〉高峭險峻的山。[例]邀我陟~,宿霧方冥冥(宋‧梅堯臣〈寄謝師直詩〉)。3.〈書〉山石高聳交疊。[例]屹石~。4.〈書〉形容面貌消瘦。[例]形貌~。5.〈書〉鋒利、尖銳。[例]齒~如鋸(《聊齋志異‧卷一‧畫皮》)。
巉巉-汉语大词典巉巉1.形容山势峭拔险峻。
●唐张祜《游天台山》诗:“巉巉割秋碧,娲女徒巧补。”
●清厉鹗《东城杂记·僧了心》:“危层巉巉千仞,吾人骇目动心,疑将压焉。”
2.指陡峭的山。
●宋梅尧臣《寄谢师直》诗:“邀我陟巉巉,宿雾方冥冥。”
3.形容山石突兀重叠。
●唐孙樵《龙多山录》:“屹石巉巉,别为东岩。”
●明袁宏道《墨畦》:“未至康陵里许,山骨巉巉,与古树根相错而出。”
4.形容面貌瘦削的样子。
●宋陆游《题传神》诗:“巉巉骨法吾能相,难着凌烟剑佩中。”
5.锋利尖锐。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甲扑地化为虎,牙齿巉巉。”
●朱自清《羊群》:“狼们终于张开血盆般的口,露列着巉巉的牙齿,像多少把钢刀。”
6.形容词后缀。
●元无名氏《梧桐叶》楔子:“闷恹恹人间白昼,静巉巉门掩青春。”
●明孟称舜《桃花人面》第三摺:“娇滴滴日暖笑花颜,静巉巉人去思花面。”
●明冯惟敏《雁儿落·题刘伊坡寿域》套曲:“俺则道冷清清养老宫,却原来净巉巉藏贞洞。”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hán
1、[巉岩]chán yán
高而险的山岩:峭壁~。~林立。
2、[巉峭]chán qiào
险峻陡峭。
3、[巉秀]chán xiù
峻峭秀丽。
4、[巉岨]chán qū
险峻。亦指险峻的山岩。
5、[巉崖]chán yá
高耸险峻的山崖。
6、[巉崄]chán xiǎn
1.亦作“巉险”。高峻;险峻。 2.凶险,尖刻。
7、[巉险]chán xiǎn
见“巉嶮”。
8、[巉崪]chán zú
见“巉崒”。
9、[巉巗]chán yán
见“巉巖”。
10、[巉差]chán chà
险峻不平貌。
11、[嵌巉]qiàn chán
形容山崖险峻。
12、[巉耸]chán sǒng
1.陡险高耸。 2.形容书法刚劲挺拔。
13、[巉剥]chán bāo
险峻陡峭。
14、[巉立]chán lì
险峭耸立。
15、[巉嶻]chán jié
险峻貌。亦指险峻的山。
16、[崭巉]zhǎn chán
亦作“嶃巉”。高峻。
17、[巉崱]chán zè
1.高峻。 2.形容风骨特出不凡。
18、[巉空]chán kōng
兀立空中。
19、[巉屼]chán wù
峻峭突兀。
20、[巉然]chán rán
1.高峭陡削貌。 2.形容消瘦露骨。
21、[崖巉]yá chán
险峻的山崖。
22、[巉削]chán xuē
1.形容山势险峻陡峭。 2.形容才华出众。 3.形容诗文风格峭拔。
23、[巉绝]chán jué
1.险峻陡峭。 2.形容声音高亢。
24、[巉刻]chán kè
1.险峻陡峭。 2.形容言词尖刻。 3.形容诗文风格清峭瘦硬。
25、[巉崒]chán zú
亦作“巉崪”。险峻。
26、[巉巉]chán chán
1.形容山势峭拔险峻。 2.指陡峭的山。 3.形容山石突兀重迭。 4.形容面貌瘦削的样子。 5.锋利尖锐。 6.形容词后缀。
27、[巉岏]chán wán
1.形容山、石高而尖锐。 2.指险峻的山。
28、[巉嵒]chán yán
1.亦作“巉嵓”。同“巉巖”。险峻的山岩。 2.高峻;险峻。
29、[巉嵓]chán yán
见“巉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