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笔顺

丿 丿

同音字

拼音为tú的字 拼音为tu的字

基础解释

〔~山〕山名,同“涂山”,即“会稽山”,在中国浙江省。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嵞-中華語文大辭典

嵞嵞ㄊㄨˊtú1.用於地名。嵞山,山名,在浙江。即今會稽山。2.古國名。嵞山國,在今安徽懷遠東南。

嵞-中華大字典

1、嵞讀音:同都切,音徒,虞韻。釋文:會脷山也。一曰。九江當涂也。民俗㠯辛壬癸甲之日嫁娶。虞書曰。予娶~山。見《說文屾部》。《段注》:左傳。禹會諸侯于塗山。魯語。昔禹致諸侯于會脷之山。二傳所說。正是一事。故云~山。卽會稽山。~、塗、古今字。一曰者別一義。謂~山在九江當塗也。地理志。九江郡當塗。應劭曰。禹所娶塗山氏國也。按漢當塗、卽今安徽省鳳陽府懷遠縣。縣東南有塗山。非今在江南太平府治之當塗也。水經注引呂氏春秋。禹娶塗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故江淮之俗。以辛壬癸甲爲嫁娶日也。許云正與呂覽合。
 〔按會稽山一名塗山。在今浙江紹興縣東南十三里。禹娶於塗山。在今安徽懷遠縣東南八里。卽說文所謂在九江當塗者〕。
2、峹讀音:同都切,音徒,虞韻。釋文:嵞省文。當塗也。《韻會》:說文。會脷山。本作嵞。一曰九江當嵞。虞、書娶嵞山。周穆王嘗會諸侯於此。或省作~。今文假借作塗。
3、獟釋文:同峹。見《集韻》。
4、隷釋文:同嵞。見《字彙補》。
5、塗讀音:同都切,音徒,虞韻。釋文:
❶泥也。見《說文新坿》。
❷杜也。見《釋名釋宮室》。
❸~飾也。《穀梁襄二十四年傳》:臺下不~。
❹漸洳徑也。見《漢書東方朔傳》。
❺汚也。《莊子讓王》:夷齊曰。周以~吾身。不如避之以潔吾行。
❻道也。《論語陽貨》:遇諸~。
❼~竄。~乙改竄也。《隋書百官志》:詔敕有不便者。~竄奏還。
❽糊~。不分曉也。《宋史呂端傳》:端小事糊~。大事不糊~。
 〔按孫奕示兒編。糊~、讀爲鶻突〕。
❾~~。厚貌。《楚辭九歎》:白露紛以~~。
❿山名。又名當~山。《左哀七年傳》:禹會諸侯于~山。
 〔注〕:在壽春東北。
 〔按史記。禹會諸侯于會脷。會脷亦有~山。卽今浙江紹興縣會脷山是。野客叢書云。~山有四。一會脷。二渝州。三濠州。四當~。而蘇軾蘇轍~山詩。皆指濠州。與杜注合。濠州當~。是一非二。蓋濠。宋州。當~。漢縣。今均爲安徽懷遠縣。當以懷遠東南八里之~山爲正〕。
⓫水名。《山海經西山經》:皋~之山。~水出焉。南流注於集獲之水。
 〔按水當出今陜西華縣境〕。
⓬州名。唐置。羈縻州。屬劒南道。今四川茂縣。
⓭三~。太行、轘轅、崎澠。古所謂險要也。《新序善謀》:四岳三~。
⓮~車。明器也。《禮記檀弓》:~車芻靈。自古有之。
⓯姓也。《風俗通》:漢諫議大夫~禪。
⓰本作涂。周禮書~路字如此。古無~字。見《說文繫傳》。
⓱同嵞。《書益稷》:娶於~山。〔說文屾部引作嵞〕。
⓲通途。《爾雅釋宮》:路、旅、途也。
⓳別作蘔。《石門頌》:蘔路歮艱。
6、塗讀音:徒故切,音渡,遇韻。釋文:途也。《文選張衡賦》:雲師羭以交集兮。凍雨沛其灑~。
7、塗讀音:直加切,音茶,麻韻。釋文:沮洳也。一曰飾也。見《集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嵞山]tú shān

1.即涂山。山名,即浙江省的会稽山。相传夏禹大会诸侯于此。 2.即涂山。

2、[嵞径]tú jìng

途径,路径。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嵞的反义词 嵞的近义词 嵞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嵞能组什么词
  • 嵞能组什么词语
  • 嵞可以组什么词
  • 嵞可以组什么词语
  • 嵞字可以组什么词
  • 嵞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嵞字能组什么词
  • 嵞字能组什么词语
  • 嵞字开头的成语
  • 嵞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