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
拼音
sōng笔顺
丨 ㇄ 丨 一 丨 丿 丶 丿 ㇏ 𠃋 丶同音字
拼音为sōng的字 拼音为song的字基础解释
“嵩”的异体字。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崧-中華語文大辭典崧ㄙㄨㄥsōnɡ1.同「嵩」。2.姓。
崧-中華大字典1、崧讀音:思融切,音嵩,東韻。釋文:
❶山大而高。~。見《爾雅釋山》。
❷高貌。《詩崧高》:~高維嶽。
❸通嵩。《晉書音義》:~音嵩。本亦作嵩。
❹通崇。〔段玉裁云〕:~、嵩、二形。皆卽崇之異體。
2、嵩讀音:思融切,音崧,東韻。釋文:
❶中岳~高山。也。从山。从高。亦从松。韋昭國語注云。古通用崇字。見《說文新附》。〔在今河南登封縣北〕。
❷高也。見《爾雅釋詁》。
❸聳也。《唐扶頌》:~如不傾。
❹姓也。漢成帝時有安定~眞。見《西京雜記》。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ōng
1、[崧高]sōng gāo
1.山大而高。 2.即嵩山。
2、[崧镇]sōng zhèn
嵩山 的别称。一方主山曰镇,故称。
3、[崧山]sōng shān
即 嵩山。
4、[华崧]huá sōng
见“华嵩”。
5、[崧岳]sōng yuè
1.亦作“崧岳”。指《诗·大雅·崧高》。旧说为 周 卿士 尹吉甫 赞美 周宣王 之作。诗中有“崧高维岳,骏极于天”之句。后因以“崧岳”褒美别人的文词。宋 范仲淹《又用前韵谢晏尚书以近著示及》:“崧岳 词欺 甫,甘泉 价掩 杨。” 2.即嵩山。明 何景明《昔游篇》诗:“回首向 崧岳,少室 高嶙峋。”清 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窃以为轻尘难语於 崧岳 之高,爝火奚裨於阳乌之炤者也。” 3.见“崧岳”。
6、[陈维崧]chén wéi sōng
(1625-1682)清代文学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康熙年间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编修《明史》。词作风格豪放。又善诗和骈文。有《湖海楼诗集》、《湖海楼文集》、《迦陵词》。
7、[崧生岳降]sōng shēng yuè jiàng
称出身高贵的大臣,或喻天赋特异者。